去年,在广东打工多年的河南上蔡县农民张留成,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不但把两个孩子转到了县城上学,自己也在县城的产业集聚区找了一份工作,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
在农业大省河南,像张留成这样的城镇常住人口,2017年已达到4794.86万人,首次超过农村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16%,比上年末提高1.66个百分点。
奋斗:中原大地迎来历史性转变
近日公布的《2017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河南城镇常住人口4794.8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16%,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常住人口。
放眼全国,这不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数字。早在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就已经突破50%,彼时,河南的城镇化率仅40.57%,数千年形成的农耕底色,深深印刻在中原大地之上。
河南城镇化率低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历史上,河南深受农耕文化影响,工业化程度较低;现实中,河南既是人口大省,又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为此,河南必须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为了过上“城里人”的生活,50岁的王金堂奋斗了30多年。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从确山县农村到北京打工,学会了提琴制作,2015年底,他回到老家产业集聚区创办了企业。他曾经最羡慕发达地区那些可以在家乡就业的人。如今,他不仅自己做到了这点,还带动企业26名转移就业的员工做到了这点。
河南城镇化率的每一点提升,背后都是千千万万如王金堂一样的劳动者几十年奋斗的结果。
数据显示,确山提琴占据全国提琴总产量的40%左右,吸引数千名农民就近就业。2017年,河南新增返乡创业人员近25万人,带动就业250余万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代表了河南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稳步推进,标志着河南历史性进入城镇生活为主的阶段。”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说,这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探索:“两不牺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产城融合、集聚发展是河南新型城镇化的突出特点。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许多如确山一样的传统农区,崛起各具特色的产业新城。鹿邑县的化妆刷产业占全国七成市场份额,台前县的羽绒产品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汝州市的机绣、淮阳县的服帽、民权县的制冷等产业,均从无到有,成为当地经济支柱。
据统计,河南183个产业集聚区,形成了1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4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全年平均人数465万人。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农民工选择省内就业。
2014年以来,河南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快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河南农业现代化也加速推进,为国家粮食安全筑起屏障。2017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1194.64亿斤,比上年增产5.38亿斤,成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份。
不能牺牲农业和粮食,也不能牺牲生态和环境。监测数据表明,2017年,河南省PM10、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升”,达到五年来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改善也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展望:以人为本迈向更高质量的城镇化
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国家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为河南城镇化发展注入了更大动力。其中,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正是引领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目前,郑州与洛阳、开封、新乡、焦作等城市之间,通过立体交通网构建起“半小时”核心圈,集聚了河南省近20%的人口和超过30%的经济总量,成为推动河南城镇化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引领力量。
但相比省辖市,中小城市承载能力弱正成为河南新型城镇化的突出短板。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河南省106个县(市)集聚的新增城镇人口占全省新增城镇人口的74%,而其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省城镇的比重却不足20%。
为此,河南实施了“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计划通过3至5年努力,使全省县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明显提升。2017年,首批45个市县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703.5亿元,比上年增加1117.65亿元,同比增长70.5%。
河南省社科院环境与城市研究所所长王建国说,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能够打造更多的城镇化平台,不仅可以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也将吸引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城落户生活,促进河南空间城镇化相对均衡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