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绿城生态环境 为美丽郑州建设增绿添色
来源: 郑州日报 | 2017-12-12 08:31:11

郑州黄河湿地

尖岗水库水源涵养林 

生态廊道骑行快乐无限

郑州黄河湿地

林业产业

黄河大堤绿化

嵩山环翠

初冬,漫步郑州绿博园,法桐的叶子已经变黄、变红,银杏叶子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黄“地毯”。冬天尚且如此,其他季节绿博园的美就自然不用说了。

除了绿博园,郑州树木园、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也是人们近郊游的好去处。去年一年,到这三个园区休闲的游客达313万人次。

还有一个值得期待的消息是:在郑州市区及各县(市),还有9个森林(湿地)公园在建或即将开建。未来几年,对于郑州人来说,家门口将会有更多拥抱绿色、亲近自然的去处。

这些“利好”,都与郑州市林业生态建设的强力推进不无关系。

近几年,林业怎样在为郑州增绿添色?怎样不知不觉改善着绿城的生态环境?

增绿见效——

戴上“国家森林城市”桂冠

上世纪80年代,郑州绿化覆盖率位居国务院公布的317个城市前列,“绿城”的美誉由此而得。

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在老城区改造和道路拓宽中忽视了造林绿化, “绿城”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着眼于恢复“绿城”面貌,郑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启动实施了一批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6月,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用10年时间在城市周边营造百万亩森林,把郑州建设成为森林生态城市。2009年,森林生态城的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

郑州没有满足于此。2011年底,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森林生态城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建设的基础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郑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0—2020)》,确立了“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市民走进森林,让绿色融入生活,让健康伴随你我”的建设理念,勾画了郑州“一核、二轴、三环、四带、五园、六城、十组团、多点、多线”的森林城市布局。

为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2012年12月,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郑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0—2020)》并形成决议。经过三年创建,2014年9月,郑州市被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一组数字反映了郑州的努力: 2011—2015年,全市共完成营造林规模78.5万亩,年均造林面积15.7万亩,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中制定的年均造林面积10.2万亩的规划目标;市财政累计投入40多亿元,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全市新建、完善提升各类森林公园40个,为市民走进森林,享受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提供了良好场所。截至2014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3.36%。

“郑州之肺”不断扩容,郑州绿色愈加浓郁,“绿城”郑州更加名副其实。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