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米一对钢轨焊接点的探伤检查,两位技术人员需要10到20分钟的时间。
下地铁隧道之前,专用工具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1号线、2号线、城郊线……当郑州轨道交通达到东奔西走,南北贯通的阶段时,却很少有人想起保证地铁能够在钢轨上安全运行的幕后工作者——探伤工。
提起探伤工,大家对这个职业都感到很陌生,甚至他们的亲朋好友也会提出“你在哪个站点上班”的尴尬问题。其实,探伤工就是根据周期给钢轨看病的医生,由于钢轨每天都会受到列车的碾压,且存在热胀冷缩的变化,需要他们利用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和手工检查的办法,定期给轨道进行“体检”。
但是,由于工作时间均在深夜和凌晨,且在检修过程中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因此在漫长的隧道里面,日复一日细心且耐心地工作,只剩下枯燥与乏味伴随,当然还得忍受那无处不在的粉尘。
1号线探伤工平均年龄24岁 全线6422个焊缝全归他们管
1982年出生的黄略,是工建室1号线探伤班组工班长兼技师,他在广州铁路工作了10年后,于2013年来到郑州,见证了郑州地铁的成长。
尽管刚35岁,但在探伤班组里面已经算是老人,在1号线的11名探伤工里,黄略最为年长,最年轻的出生于1996年,他们的平均年龄大约24岁。
在这个年轻的团队中,每个人都显得安静、谨慎、沉稳,丝毫显露不出年轻人身上的活跃,一个个像极了平常所指的“工科男”。黄略解释说,这只是在上班时间,可能养成了习惯,平常的时候都活泼着呢。
1号线的正线为91公里,车厂线为18公里,探伤班组的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钢轨的常规探伤,一种是钢轨的焊缝探伤。6月25日正好安排到焊缝探伤,这也是他们感到最难的,全线一共有6422个焊缝接头,平均每25米一对。
黄略介绍,常规探伤每天的工作量大约7公里,焊缝探伤每次也就大约500米,拿着探伤仪蹲在焊缝口处,有经验的每个点需要十几分钟,新手则需要20分钟,一直蹲着蹲到脚麻,还得聚精会神以免“误诊”。
1号线的常规检查以两个月为周期,焊缝检查则以三个年为周期,探伤工们也实行是每天8小时工作制,只不过工作时间为晚11点至上午7点,其中第一个小时为准备阶段,接下来4个小时进入隧道探伤,剩下3个小时总结探伤结果。
任何工序都要跟随程序走 且需克服工作环境的恶劣
当晚11点,1号线探伤班的8名工作人员在碧沙岗站D口处集合完毕后,在站点内一字排开召开了每天例行的班前会,在他们面前是摆放整齐的探伤工具,其中包含探伤仪、除锈刀、毛刷、耦合剂等物品,每个人汇报了下隧道后所负责的工序。
黄略介绍,开班前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在一块碰个头,各自看一下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相互之间检查一下仪器是否遗忘,如果下隧道后再发现缺少工具,那就太耽误时间了。
此外,人员分工交个底儿,还需要把安全事项再交代一下,毕竟安全这方面是最重要的。
班前会完毕,每名探伤工在名单上签字确认后,经站点同意,批准作业点,于零点由站点工作人员开门进入轨道,程序十分严谨。
黄略解释,程序这一块非常重要,都是经过常年累积总结出的经验,按照程序走就不会出错,探伤是为了保证列车轨道的安全,同样探伤工也必须保证自身的安全。所以,有多少人下隧道需要记录,大家同进同出,且出来后要相互交叉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有遗漏,带进去的都得带出来,不然有可能对列车运营造成影响。
进入隧道后,8名探伤工开始根据各自分配的任务,对钢轨进行检查,最常见的就是轨面剥落掉块,特别是在曲线部位,每一条钢轨都需要利用探伤仪去检测,因为有的“伤痕”用肉眼根本无法识别。
除了黄略所讲的蹲着痛苦外,探伤工们最不喜欢的季节就是冬天,夏天还好了,穿着短袖出了汗也不难受,但冬天穿着厚厚的工装,刚下隧道就能出一身汗,再加上隧道是封闭空间,空气流通不畅,闷一会儿就会非常难受。
就这样,忍受着闷热、枯燥、乏味,他们仍需细心、耐心、聚精会神地对每一条钢轨进行检查,因为他们知道干这一行业的责任所在,第二天一早,就要有市民乘坐地铁从这里通过。
长期夜班如何受得了 干哪一行前提是感兴趣
作为郑州地铁第一批探伤工,最令黄略难忘的就是1号线开通之前,他和另一名工友俩人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为1号线轨道做检查,白天需要做调试,探伤只能安排在晚上,“那一个多月很累很辛苦,但成功开通运营之后感觉很值得”。
目前,郑州地铁探伤工的状态,既令黄略感到欣慰,同时也有点着急。欣慰的是,2号线以及城郊线的探伤工,都是在1号线学习经验后分流出去的,很欣慰带出了很多工友;着急的是,探伤工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员工还需要提升技能。
黄略介绍,在地铁运营的分类中,探伤工的角色还是很重要的,虽然不太被外界关注,但仍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好几名新加入队伍的,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因此要加快培养技师的步伐,跟随地铁建设运营的脚步,壮大探伤工的队伍。
上夜班是工作需要,但长期上夜班,对身体肯定有影响,不过黄略作为工班长表示,大家伙没有什么怨言,干哪一行前提是得对这行感兴趣。(记者 刘凌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