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总数据显示,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欧班列从2013年的80列增长到了2016年的1702列。与此相适应的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去年进出口总额已达6.3万亿元,增速超过中国的外贸总体增速。由此可见,中国铁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中国外贸有着显著的刺激作用。(5月15日《中国经济网》)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在一些地方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可是真的践行却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它不仅需要沿线地区和人民的同意,也需要发起者先展露出诚意。“一带一路”之所以获得国际上这么多国家的认同,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素,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一开始就担当起很大的责任。而“一带一路”铁路的建设,是中国责任的具体呈现。
“一带一路”跨越亚非欧三大洲,数十国家,很多不相邻或者往来不密切的国家通过这条新的“丝绸之路”紧密联系在一起。原本阻碍发展和流通的空间,也因为铁路的铺设而缩短了距离,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相关生产企业得以蜕变;另一方面带动建筑、旅游等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实现各国人民的繁荣梦想。“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是令人惊讶的一件事。
“一带一路”不仅带来有形的物资,也带来无形的财富。当今社会,知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地域限制和环境现状,很多地方的人才流失严重,科技发展远远落后其他地区。铁路的建设让这些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大企业的进驻,让先进科技助力当地发展,优秀人才将知识转化为有形的高价值商品,当地不停引进、吸收、再创造,经济发展有了无限可能。例如,蒙内铁路将为肯尼亚GDP贡献超过2个百分点。
“一带一路”不是狭义上的中欧班列,而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合作,高铁项目也是铁路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例如,雅万铁路合作项目的成功签署,标志着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一项早期重要成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高铁,作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引进,也是因为中国高铁的经济效益让世界很大国家“眼红”。在时间就是金钱的21世纪,中国高铁“朋友圈”让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一个个“中国式奇迹”得以成功实现。中国高铁不断拓展国外项目,更多的是让“中国式奇迹”能够遍地开花,促进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
“一带一路”是中国面向世界的诚意,铁路建设让合作有了现实基础。铁路设施的日益完善,逐渐形成规模效应,经济效益不断传来捷报。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带一路”将沿线国家团结在一起,进入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