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上投诉线索,记者发现,部分列车上多以缓解眼疲劳、益智补脑的名义出售一款新疆特产的“蓝莓李果”。但农林专家则表示,新疆地区并没有“蓝莓李果”植物品种,蓝莓与李属不同植物科属,理论上几无成功嫁接的可能性,目前也没有嫁接成功的先例。律师也认为,这种“蓝莓李果”属虚构事实,涉嫌误导消费者。(据5月16日《新京报》)
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所谓的“蓝莓李果”并非嫁接品种,乃是虚构杜撰出来的品种,商家和列车员均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而且,“蓝莓李果”被包装为多个省份的地方特产,之前是“云南特产”,如今是“新疆特产”,这种普通食品被宣传有保健功效,被冠以益智补脑、美容养颜的名义出售。可见,铁路销售推广“蓝莓李果”产品时,已然违反多项食品安全法规,理应依法予以叫停,并对铁路部门、供货商、生产厂家等依法处罚。
由于铁路系统长期处于封闭式环境,与外界存在一定的隔绝,在计划经济时代五脏俱全,各项业务都是自己操作,连司法体统都具备,犹如一个“独立王国”。在铁路市场化改革之后,铁路的封闭式环境被打破,各项业务纷纷市场化,餐饮供应也不例外。可是,铁路系统的市场化改革并不彻底,行政管制手段仍然残留,业务垄断性太强,留下很多弊病。
餐饮供应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供货商、盒饭成本、商品价格、食品质量等均不透明,且缺乏外部监督制约力量,往往在网友爆料、媒体批评下,舆论反应非常强烈后,铁总才有所行动。但是改进的措施有限,治病而不除根,没有彻底改变餐饮食品供应模式,导致“高铁盒饭”问题积弊难返。此次遭到曝光的“蓝莓李果”虚构事实、夸大宣传等行为,亦暴露出铁路餐饮食品供应的问题所在,需要加强规范治理,对问题食品严惩不贷。
按照《铁路运营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铁路站车及餐车食品销售应实行统一采购、统一进货制度等,铁路运营中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同时,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由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显然,这仍然是典型的封闭式管理,且有裁判员与球员集于一身的嫌疑,部分供货商与铁路系统有很深的利益关系,铁路方面很难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铁总应认识到,铁路系统并非“法外之地”,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能成为问题食品的“黑洞”。如果不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任由问题食品在铁路系统横行,为牟利而损害乘客利益,迟早会因此自食其果,遭受法律和市场的惩罚,被乘客所抛弃。因此,铁总应放开铁路饮食供应,鼓励多方参与市场竞争,实行优胜劣汰机制,挑选最好的供应商。同时,引入外部监督机制,请乘客、媒体、监管部门共同监管,按照法律和市场规则,对违规者予以处罚,严重者列入供应商“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