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不再遥不可及,市民群众就连吃个饭都能轻松参与。昨起,人们走进沪上部分餐厅,发现菜单里多了新选项——“公益餐”。套餐内容没啥特别,人们好奇的是它背后的“公益链”——每份餐食划出1至5元,流转至公益基金会。消费者还可查询资金流向,全程可追溯。
一年一度的“公益伙伴月”系列活动昨天拉开帷幕。一份公益餐、一件公益品,或是随手拍一个暖心场景,就能点亮申城“公益版图”。申城正向着“人人公益、处处公益、随手公益”目标稳步迈进。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共有社会组织17216家,其中慈善组织537家、社区基金会86家。
一个个自带流量的个体由此被定格、放大,积淀起独一无二的城市精神品格,让公益成为上海吸引集聚人才、资金、资源的城市软实力的关键要素。
普通人“随手参与”,探索“公益+商业”新模式
“做公益也需要有生命力,关键在于能否调动人们的参与热情。”热心公益的人们,一直在思索如何让公益更便利,使普通人也能“随手参与”。一年来,种种新探索不断点亮上海“公益版图”,也输出“公益+商业”新模式。
“记忆咖啡馆”关注老年认知障碍患者,“星之茶语”奶茶屋聚焦大龄自闭症群体……这些创新公益载体将视线对准特殊人群,既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情暖意,也传递出“守望相助”的公益力量。“对新业态、新模式我们一直高度关注,并持续探索有效的激励机制。”“公益伙伴月”项目总协调员王小峋认为,这些探索让公益项目、社会组织找到了“自我造血”的新方案。
实践多年,为期一个月的“公益伙伴月”已成为人们开拓公益新模式的最佳试验场。
去年,“一平方米的温暖”项目亮相。该项目与连锁餐饮店合作,每家门店搭建1平方米的公益角落,售卖“公益套餐”,定向捐赠困境儿童公益项目。项目需求一经发布,应者无数,“火爆”的试水让这个公益项目得以延续。今年,它迎来了“全新搭档”——美团。合作方在商户端的强大动员能力,使参与门店数量增至近400个,是去年的两倍以上。今年该项目还走向全国,覆盖包括北京、重庆、广东等多地,部分商户还期待延长项目时间,让公益活力全年365天持续涌流。
“家门口”新载体,让公益处处可为
时时公益、处处可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也成了触手可及的公益体验圈。
愚园路500号,梧桐掩映下,一处公益新地标最近装饰一新,还拥有了新名称——“静益坊”。小剧场、布展区、城市空间。在开放共享的新空间里,市民们走进公益、了解公益。放眼全市,这样的公益基地已从首批28家扩展至如今的近1.34万家,涵盖了高校、医院、居村委会等。本月,由这些公益基地推送的体验活动、志愿服务有望在一个新平台上线——在线公益市集。
受疫情防控影响,去年“圈粉”的公益市集今年“搬”至线上。联劝公益基金会等多方合作搭建线上平台,邀请各社会组织进驻。“大家不仅能在这里出售公益衍生品,也能推送志愿服务体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平台还蕴藏着运营方的新期待——帮助社会组织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和方式,为其搭建多元支持平台。多年发展下,上海已培育孵化了大批社会组织,它们成为城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然而,很多机构资金来源单一、体量有限,有的虽有专精特长,但抗风险能力不足。线上平台的探索,或将能助力社会组织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