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戏,看古迹,吃大席,敬一炷香,放一挂炮,这是众多赶会者的愿望……3月5日,农历正月十八,一年一度的瑕邱古庙会在濮阳县五星乡后堌堆村拉开了大幕。千人同吃一锅饭的习俗和盛况,使得瑕邱庙会与河南的伏羲太昊陵庙会、灵宝轩辕台庙会并称中原三大古庙会,千百年来久盛不衰。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大席您要提前一年支付10元钱才吃得上。
盛况
千人同吃一锅饭,已经流传数百年
3月5日上午9点,大河报记者赶到濮阳县五星乡后堌堆村时,现场已是人山人海。放眼望去,人流熙熙攘攘。听大戏,看古迹,吃大席,敬炷香,放挂炮,这是记者听到的众多赶会者的愿望。
相传,农历正月十八为舜帝的生日,每年这个时候无论天气如何,无论路途远近,河南濮阳及周边地区的数万群众都要云集在濮阳县五星乡后堌堆村的负夏旧址(又名瑕邱),祭奠中华人文始祖。负夏也因此发展出了中原地带的传统民俗活动——庙会。
记者看到,庙会上的商品货样齐全,平时市面上少见的小商品琳琅满目。当天,还是濮阳县五星乡第六届孝道文化节暨道德模范颁奖的现场。秧歌、划旱船等群众娱乐团体的表演不时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记者注意到,每年的庙会,最震撼的当数“千人同吃一锅饭”。据了解,由于每年都会有上万名群众从周边齐聚庙会,为了让赶会的群众吃上可口的饭菜,六口直径超过一米的大锅支在院落中央的空地上,厨师们用大铲翻炒着美味的菜肴,空气中到处都飘荡着香味。
筹备
全村总动员,盛况的背后是朴实的付出
瑕邱庙会的“大席”习俗已流传数百年,来历无从考证。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既然都是舜帝之后,来此祭祖的都是自家人,村民们就自发地安排,让来赶会的人焚香祭祖后,能吃到一顿丰盛的饭菜。”
后堌堆村村民朱纪海介绍,后堌堆村从农历正月十二就开始准备庙会了。他说:“我从1983年接手这一摊儿,已经干了30多年了。虽然每年的饭菜都会赔钱,但为了把这个传统传承下去,我们一直都在坚持着。”
据了解,后堌堆的“大席”是“流水席”,赶庙会的人,提前1年交10元可入席,凑够八个人,坐上一桌就可以开席,饭菜有着农村红白喜事的丰盛和实在。
后堌堆村村委会主任朱建波介绍,300多人为主体服务阵容,加上外围帮忙的达600多人。有了这些辛苦和付出,才有了庙会上壮观的“大席”场景。一溜排开近百张桌子,一次就能容纳近千人就餐。
随到随吃的“流水席”,赶会的人有早有晚,吃饭的点不统一,最早的一席从当日8时开始,截至当日11时,已经有超过350桌酒菜被前来参会的人员吃掉了。所以才有了“数千人同吃一锅饭”的盛况。
声音
流传的是庙会,记住的是乡情
不仅是“大锅饭”,庙会中的特色小吃还有很多种,填补着“大席”的不足。记者看到,濮阳名吃壮馍、凉皮、丸子汤等特色美食也在路旁摆放,让前来赶庙会的人大饱口福。
前来赶庙会的王女士,专程带着家人从市区赶来。“早就听说这个庙会,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过来。看到大家同吃一锅饭,不禁想起了每年春节前,家族预订十几桌聚餐的情景,让我深深感受到亲情与乡情。”
食客孙先生说:“庙会上的饭菜吃着就是香,还有一种淡淡的柴火味儿。这吃的是味道,更是一种回忆。”
“不仅赶庙会,还要坐庙会,俗称‘坐会’,也就是在庙会上吃午饭。虽然这种习俗已流传了千百年,但在兵荒马乱、自然灾害的年代里时断时续,只有在如今社会稳定、人们丰衣足食的好年景里才得以越办越红火。”一位游客由衷地感慨道。(记者 谷武民 赵振恒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