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创新者强——地方定制为铁路创新发展立标打样
来源: | 2017-06-13 09:07:44

据报道,6月10日,浙江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开通试运营,这是全国首条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的线路,全长48.7公里,是既有萧甬铁路的一段,全程运行时间约35分钟。(6月11日 新华社)

新建这条城际铁路要157.7亿,可它实际只花了5.7亿。利用“既有萧甬铁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成为连接宁波、余姚两地之间最为便捷的交通方式。

“创新”是企业发展生存之根本,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创新。经济发展新常态为铁路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过去中国铁路的的创新发展集中体现在技术、硬件上的创新。“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中国高铁在标准化方面颇有建树,中国高铁标准已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而宁波至余姚城际的开通,则是当前中国铁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和初步成果。

硬件创新和制度、模式、机制创新并进,才是全面的创新。宁波至余姚城际从讨论阶段到开通运营,是一个“摸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从融资方面就透露着“地方定制”的味道,传统铁路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50%,路地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摊资本金,其余50%投资采用银行贷款;而该项目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钱都由地方政府出,宁波市本级财政和余姚市财政各承担一半。

有了创新的融资基础,“量体裁衣”变成了顺理成章。动车组列车由地方自主选择购买,在CRH和谐号高铁动车组、老式普速客车25G系列和新型城际动车组3种车型中,考虑成本、服务、运营等条件后,CRH6F型城际动车组成为最终选择。作为全国首条利用既有线路开行城际列车的线路,从“硬件”的角度也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创新。

创新发展如同中流击水,善思者方能向前。“地方特色”、“量身定制”等颇具创新意味的标签,出于民生所需、人民所想,最终也会落实到人民利益中。经济发展“新常态”对铁路建设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创新能力大小决定了企业发展后劲的强弱,决定了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有言:“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中国铁路迈向创新发展新常态的道路上,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成为鲜明的标杆。未来铁路企业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创新上,把创新作为一种工作方式,一种发展战略,一种行为习惯,紧密联系实际,努力开创铁路事业新局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