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至上的时代一去不回 阿里巴巴遭遇“中年危机”
来源:金融投资报 | 2021-08-10 11:02:12

低调了半年多的马云可能没有想到,阿里巴巴会以这样的事件上了热搜。日前,一则阿里女员工被侵犯的消息刷屏。舆论如火如荼之际,阿里的回应来了:涉嫌男员工被辞退,相关负责人引咎辞职、记过处分。受此消息影响,阿里巴巴港股周一开盘即下跌3%,截止收盘,报188.7港元/股,最新市值为4.09万亿港元。

作为伴随着巨大人口红利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无霸,在行业监管趋紧、流量见顶的现实前,阿里巴巴高速发展积累的弊端开始显现,而应对策略及速度已难掩疲态。有分析认为,女员工被性侵,或许只是阿里巴巴各种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中的冰山一角。

性侵案背后:利益至上价值观

事情的导火索是一位脉脉认证的阿里巴巴员工发帖称,一位已婚阿里女员工被直属领导强制出差、陪酒后被猥亵。参与的不仅有商户,还有那位直属领导。

令人震惊的是,出事后,女员工已向公司上报了10天,最后被逼到在食堂发传单打横幅维权,在网上发帖子。成为公关灾难后,公司高层才发布了阶段性内部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

该事件发生后,让人联想到此前的抢月饼及蒋凡事件。

2016年,4名员工为了抢内部月饼,修改了脚本,结果遭到阿里辞退,用时仅9个小时。

去年,蒋凡出轨门事件轰动一时,删帖禁言撤热搜一条龙动作。最终蒋凡被取消合伙人身份,记过、降级,以取消上一财年所有奖励而告终。当时担任天猫总裁的蒋凡,其出轨对象张大奕所在公司如涵控股获得阿里入股,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这一重大问题也就此销声匿迹。

9小时快速处理,与演变成公关危机后才出面通报处理,如此鲜明的对比,背后或是阿里巴巴侵淫已久的利益为上价值观。蒋凡自不用说,其是淘宝移动端销售超过PC端的功臣。此次被处罚的对象,同城零售事业群总裁李永和身份也颇为耐人寻味。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7月初,李永和接任王磊成为本地生活公司CEO,负责监管阿里巴巴食品配送及旅游等大部分非零售业务。此前,李永和负责同城零售事业群。

近年来,巨头间的同城零售始竞争趋于白热化。李永和管理的阿里同城零售事业群,服务覆盖了近3亿中国家庭的天猫超市,还通过淘鲜达进一步改造超市门店,为消费者提供1小时到家服务。最近数据显示,淘鲜达覆盖门店数同比增速超过160%。

本地生活事业群则是阿里巴巴生活服务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其任务是在线下食品杂货等新兴领域与美团等其他服务巨头进行竞争。不难猜测,阿里巴巴把拥有多年同城生活业务管理经历的李永和调至本地生活事业群,意在希望其与美团等巨头厮杀中抢食市场份额。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次丑闻事件就发生在淘鲜达,与山东济南当地的华联超市门店的合作推进、即与当地超市商户会面过程中。而对当地商超市场和下沉渠道的把控,是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业务与新零售融合的关注重点之一。或许,在阿里巴巴高层看来,较之一名女员工的个人情况,本地生活业务拓展进度及与本地商户的关系,甚至是集团内部利益团体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只是没想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

一位不愿透明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纵观阿里巴巴自创立以来的价值观及其变迁,无论是“独孤九剑”还是后面的“六脉神剑”,即使号称尊重、诚实正直、言行坦荡,但事实上996、狼性文化、利己主义一直贯穿其间。

转型之痛:流量已到天花板

性侵案的深层次根源,则是流量至上的时代一去不回。

阿里帝国的崛起,与其说是马云独具慧眼掐准互联网时代的脉搏,还不如说中国市场本身庞大的人口红利以及其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的发展潜能成就了今天的阿里。

2021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营收为2057.4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 2093.8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33.81%。这一增速几乎与上一财年同期持平,但却是将高鑫零售并表后的数据。2020年10月,阿里斥资280亿元控股高鑫零售。若不考虑合并高鑫零售的影响,阿里营收将降为1873.06亿元,同比增长21.28%,增速显著低于上一财年。

再看利润。阿里巴巴二季度经营利润为308.47亿元,同比下降11%;经调整后为417.31亿元,同比下降8%。可以说,阿里已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从营收构成看,依附流量的电商仍然是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占比高达87%。其他业务则包括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及其他。

然而,随着短视频、直播等新型互联网时代来临,各种短视频带货、分销模式兴起,原本老对手、线下零售商等,也纷纷拥抱新型直播电商模式。在这场众多对手参与的流量围剿战争中,原本属于阿里系的阵地在不断被蚕食。

东吴证券表示,2019财年,阿里新增年度活跃买家1.02亿,同比增长18.5%,彼时公司过去一年的用户增长就有70%来自低线城市;2021财年,阿里新增年度活跃买家0.85亿,增长11.7%,增速有所下滑,随着低线城市用户红利的逐步消散,用户增长的天花板将逐渐显现。

从大环境看,流量见顶已是最近一年多以来,互联网行业公认的事实。这意味着新用户的引流成本越来越高,阿里的传统电商业务到了天花板,要么与其他巨头在新零售新业态上战场厮杀,要么跨界破局。事实上,阿里这艘巨轮早已经调整好方向,驶向新零售和新领域。

目前,阿里巴巴在跨境零售、大文娱、公有云等非流量领域进展不错,其中阿里云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但整体看,这些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并不高。而在国内新零售领域上,作为传统电商起家的阿里巴巴,面对着来自出身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竞争对手的压力,已越来越力不从心。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即使想转型内容电商平台、社交电商平台,也会陷入尾大不掉、进退两难的境地。

因此,如今的阿里巴巴,新业务尚未挑起大梁,传统电商业务面临天花板,新零售业务强敌环伺,给人一种提前进入迟暮之年的感觉。

业绩增长乏力,曾经被高速增长掩盖的沉疴也开始出现,阿里要走的路,还很远。(本报记者 梅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