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魏健城(左)、王启迪(右)看望刚刚住进养老院的李迎生。本报记者张立摄
“大夫说我再晚来医院一天,可能就救不过来了!”刚刚出院的李迎生,回忆起几个月前进医院时的危急情况,仍心有余悸。这位独居的残障老人因颈痈发作,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幸亏红桥区铃铛阁街道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送医,他才“捡”回一条命。
58岁的李迎生多年前因白内障近乎失明,丧失了劳动能力,靠低保维持独居生活,因此他成为铃铛阁街新春花苑社区工作人员重点帮扶对象之一。“李迎生属于人户分离,老房拆迁后,他搬到位于北辰区的廉租房居住,距离新春花苑较远,除定期慰问外,我们平日就靠电话联系。去年12月31日的一次通话中,感觉他的声音不对劲,我们就立刻前往他家中。”社工魏健城介绍,“为他换衣时,发现他后背长了一个大毒疮,已溃烂流脓、深及露骨,我们赶紧把他送到人民医院治疗。”
“医生接诊后发现李迎生的颈痈十分严重,需要去专科医院,并帮忙联系了市第四医院,大家又赶紧把李迎生送过去。”转院后,新春花苑社区党委书记陈景庆赶忙和医院相关部门联系如何垫付住院和医药费等事宜,魏健城则张罗购买住院时所需的生活用品,“李迎生做完第一次手术脱离危险时,已是凌晨,我是在医院里完成了跨年。”
四个月的治疗过程中,李迎生共做了两次手术,新春花苑社区以及铃铛阁街公共服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轮番与医生沟通治疗方案、询问治疗进度,并为他申请符合条件的各类救助金。“考虑到李迎生需24小时照料,在他出院后,我们又寻找合适的养老院让他休养。”公共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启迪告诉记者。
像这般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的事儿,几乎每天都发生在铃铛阁街。社区居委会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的不仅是大多数居民的普适性问题,更要帮少数困难群体迈过生活的“坎儿”。
铃铛阁街公共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李耀宇介绍,铃铛阁街有600余低保户,残障群众2500多名,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的担子很重,“前几天,我们又帮助了一位父母早逝的大学生,将他智力残疾的哥哥送医治疗后转送至养老院,并申请临时救助金,让他安心完成学业。像这样实实在在帮扶的事儿还有很多,一季度,我们共帮助困难群众200余户次。”本报记者史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