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说再见?外卖的伤与做饭的痛 “未来咋吃”的N种猜想
来源: 半月谈 | 2019-11-21 09:27:32

当80后、90后逐渐走上生儿育女的道路,他们中的许多人无可推卸地承担起照料下一代的责任。众多事务中,如何安排好孩子的一日三餐,成为一件看上去微不足道,却极度考验他们的“小事”。

吃的问题,曾经不值得拿来一说,对80后、90后的父母辈来说,买菜做饭是进行了几十年的生活节奏,他们的生活再不富足,也对食材要求苛刻:“大葱没有小葱香”“只有土鸡才有鸡味儿”;他们的厨艺再不精湛,也对饭菜口感追求执着:“高压锅压出的排骨不如铁锅焖的有嚼头”“鸡汤一定要瓦罐小火慢煨”……他们中的大多数,不管过去、现在,都本着“吃得放心、做着节约”的理念,坚持烹饪,拒绝外卖。

不够卫生,不够实惠,不合口味——这是大多数老人排斥外卖的原因。然而与他们相反,那些忙着上班、带娃的青年人、中年人,只以一条理由就合乎逻辑地撑起了外卖的半壁江山——省事儿!叫外卖与下馆子实质区别并不大,曾经,下馆子是一种奢侈,而如今,下厨却难能可贵。显然,做饭有做饭的痛,外卖有外卖的伤。对多数人而言,还有别的选吗?

一名外卖配送员在送餐 薛宇舸 摄

“自己做饭”的时代之变

今年国庆游行,天安门前走过的外卖小哥方阵,在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映射出这职业背后的餐饮变革。

二三十年前,中国人吃饭,基本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做。那时候,人们上班的距离都不远,中午、下午都能赶回家,主妇们做饭的成本均摊起来也不像今天这么高。变化主要出现在大城市,因为城市大、生活节奏快,白领们不太可能为做或者吃一顿饭专门跑回家,即使有时间回家,做饭的成本也要用自己的时间薪酬来衡量,这显然是件效率很低的事。于是,选择下馆子的人越来越多。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物流配套日益完善,外卖也流行起来。

我们爷爷奶奶那代,觉得“自己种地养猪,再用这些食材做饭”,才叫“自己做饭”;我们爸妈和我们这代,觉得“买了成品大米和切分好的肉做个饭”,叫“自己做饭”;到了下一代人,也许会觉得“把超市里配好的料理包,拿到微波炉里转一转”,就叫“自己做饭”。“自己做饭”内涵的不断演变,正如外卖产生的本质原因:餐饮业分工细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从种植、养殖到采购再到制作、配送,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分工越来越专业、工序越来越完善。

当前,人们对外卖的抵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其“不安全、不卫生”。不过这个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外卖,而在于诚信。或许,我们该相信国家监管和市场竞争的力量,每一个消费者不断地用脚投票,都会加快商家优胜劣汰的进程。

“未来咋吃”的N种猜想

餐饮的工业化趋势在宏观上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在微观上改变了个体生活方式。

未来,城市里可能出现很多不同层级的中央厨房:上一级的中央厨房提供“准成品”,末端的中央厨房进行最后一步的加工,每个末端厨房只服务于一个区域,以保证配送速度和新鲜程度。而同一个区域内,可能交叉分布着多个这样的网络,购买者可以在这些网络之间做出选择。

随着人力成本提升、送餐费用高企,到那时候,比起外卖服务,这样的末端中央厨房可能更为流行,它们会内置在各大社区,方便人们购买食物。当然,中央厨房提供的基本都是制成品,只不过其花样和质量远比现在丰富和有保障。

有了中央厨房,普通餐馆仍然存在,它除了提供与中央厨房一样的服务,也为有需要的就餐者提供一个公共空间。如果你想吃一顿个性化的定制大餐,你可以跑一趟高档餐厅,也可以让大厨上门为你做。

当这一切发生,烹饪将逐渐演变成一种兴趣爱好,或者个人技艺,一部分喜欢烹饪的人,可能专门从事这项工作。人们对厨房的认知也将超越其基本功能,赋予它某种人文和家庭情结,我们也可以逐渐告别外卖的伤与做饭的痛。

当然,这只是我们对于未来的一种美好期许。它有机会成为现实。(记者 赵一鸿)

(刊于《半月谈》2019年第21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