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走笔:点亮传统之光的鹿港灯笼铺
来源:新华网 | 2018-05-09 15:18:20

吴怡德在绘制灯笼图案(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海峡亘古吹送的风,穿过曲巷,拂过红墙,沁入在鹿港悠长的小镇声息里。中山路骑楼下的一间老店前,曾有位须眉皓白的老人,常常坐在那里,细心勾画着怀中的灯笼。

如今,店前的各式灯笼还在风中摇曳,老人却已不在。推门进去,一人蹲坐在低矮的桌前,同样抱着盏灯笼,专注地落笔抹上油彩。他叫吴怡德,是老人的小儿子。

吴怡德的父亲吴敦厚先生2017年初辞世,生前秉持传统技法制作灯笼80余载,在台湾被誉为“活的灯笼史”。直到过世前一年,他仍公开亮相教授灯笼彩绘。

“爸爸做灯笼对做工一丝不苟,而且非常重视画工,要求栩栩如生、精致耐用,他希望这个传统技艺代代相传。”说起父亲,吴怡德很是骄傲。对他而言,父亲是山,是凭着精湛手艺养活一大家子的“靠山”,更是凭着满腔热忱传承古老文化的“精神高山”。

吴敦厚1925年生于鹿港,哥哥喜爱音乐并成为了一名专业教师,他却偏偏小学时就听力严重受损。有人说,或因听障,吴敦厚的视觉能力反而得到加强。

据吴家人讲述,吴敦厚年少时,台湾正在日本殖民统治下,但父亲会做诗、写书法,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年鹿港有一个制作灯笼的王姓人家,这个传统手艺引起了少年吴敦厚的兴趣,但王家技艺不传外人,他只能倚门悄悄观望并默记于心,然后回家自己练习。

灯笼制作是集竹编、彩绘、裱褙、书法等的综合艺术,吴敦厚还有许多不说话的“老师”。吴怡德告诉记者,鹿港庙宇众多,父亲自学时常常跑去观察各样的雕工、彩绘,融会贯通运用到灯笼制作中。

吴怡德的家人在店里介绍制作的各色彩绘灯笼(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听吴家人讲,吴敦厚在鹿港天后宫八卦藻井看到泉州匠师所作“龙头鱼尾”、狮、樵夫等雕刻,深受启发,用于灯笼彩绘,自成一格。吴怡德告诉记者,父亲虽是无师自通,但非常重视传统,讲求创新而不逾矩。

“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台北万华)”,这句老话说的是大陆先民来台开发的历史顺序。作为昔日宝岛第二大城,鹿港曾帆影云集、商贾齐聚,见证了两岸往来的盛景,还因为福建匠师来此定居而传承了闽南民间工艺菁华,孕育出声名显扬的“鹿港师傅”,涉及品类包括佛雕、木器、锡器、竹器、制香、绣工等。文化底蕴深厚的鹿港,无疑是吴敦厚灯艺创作的优良土壤。

记者在吴家灯铺采访时,正巧有人来订货。“他们家孩子结婚,要新做两对灯笼。”吴怡德说,“灯笼古时候用途很广,但因为时代变化,现在离百姓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但还是有不少人讲究传统,尤其在鹿港。”

历史据说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的灯笼,数千年来一直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吴怡德告诉记者,闽南话里“灯”与“丁”同音,因此灯笼自古就有祈求添丁之意;而早年间,孩子去私塾念书,家长会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前途光明,谓之“开灯”。吴家子弟还介绍说,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的爱国志士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意味薪火相传。

“我家祖上是从泉州来的,而父亲做得最多也最擅长的就是‘泉州灯’。”吴怡德告诉记者,台湾传统灯笼主要有泉州、福州两式,最大差别是灯骨,前者以竹篾编织成网状,后者则呈围伞状。此外,吴敦厚在彩绘题材上最喜欢蟠龙,他认为龙与中国人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吴怡德始终遵循父亲的要求,精选台湾竹南出产的桂竹,先劈细修成竹篾,再用蒸气加热,接着晾干,再糊上纸或绸布,工法精细,彩绘笔法和用色也十分讲究。“父亲希望我们的灯笼精致耐用,二三十年不能坏。”他说。

已近花甲之年的吴怡德依然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几乎全年无休,超负荷的劳动让他的颈椎常常感到不适。“父亲离开前一年还在教人做灯笼,就是希望这手艺不要丢了,我当然要努力做下去。”吴怡德说。而谈到下一代,他内心有些矛盾,既希望孩子有兴趣学,却也担心他们从事这日益没落的行业会愈加艰辛。

“去年元夜时,花巿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入夜后,鹿港街巷里,排排灯笼会如约点亮。在这个台湾小镇,因为吴敦厚这位民艺大师和他子嗣们的坚守,人们看见,千百年来照亮黑夜的灯笼未因时代变迁而熄灭,始终闪耀着抚慰人心的文化之光。(记者陈键兴、贾钊)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