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清晨,家住许昌市魏都区的许敏福来到小区门口一排绿色的公共自行车前,刷卡取车。除节假日外,他每天都会骑着公共自行车上下班。他说:“公共自行车既绿色环保,又锻炼身体,越来越多的许昌市民选择了这种出行方式。”
如今,共享单车在一些城市“火”了起来,在便利大众生活的同时,也因发展的无序,不时传来车辆损坏、乱停乱放的消息。而在许昌,公共自行车建设实现主城区全覆盖,8000辆穿行于大街小巷、养护良好的公共自行车,成为低碳环保的城市名片。
许昌公共自行车建设起步于2014年,一辆辆“身材”修长、“肤色”浅绿的公共自行车,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绿”。来自许昌市公共自行车管理办公室的最新数据显示:许昌市公共自行车站点达到350个,办卡市民达到66617人,累计骑行1647.2万次,单日最多借还车66132人次,运行效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许昌“小绿”为何叫好又叫座?
规划合理,布局有序。许昌市在对居民出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以疏导交通为重点,提前规划,将“小绿”站点设在公交站、公园、超市、学校、大型小区等人流量较大区域周边,平均每450米设一个,形成闭合循环的交通网络,有效解决了“公交到不了、打车不划算、步行又嫌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他们还依托城市水韵特色,将“小绿”向清潩河、鹿鸣湖等城市水系延展。一到双休日,市区的河湖水系周边就不时掠过骑着公共自行车的市民,“小绿”与碧水相映成景。
绿色优先,赋予路权。许昌市牢固树立“绿色交通”优先理念,在主干道和背街小巷建起总长逾200公里的公共自行车专用绿道,让“小绿”方便快捷地通达八方。为充分发挥“小绿”公共性、公益性特色,许昌市财政投入上千万元进行“小绿”体系建设,“小绿”骑行费用低廉,每次骑行时间在1小时内不予收费。
专业运营,监管到位。许昌市采取社会化运行模式,委托业内知名的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有限公司进行建设和运营。重“建”更重“管”,当地政府充分发挥监管者作用,由城管、公安、财政、住建、规划等多部门组成考评组,对公共自行车运转调度、设施维护、车辆状况、站点卫生、客户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监督考核。同时,公共自行车调度系统与数字城管系统对接,利用数字城管平台发布“小绿”站点位置、存取等信息,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低碳绿色的‘小绿’,形成了城市流动的‘绿色风景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绿色收益’。”许昌市公共自行车管理办公室主任郑联洲掰着指头算账对比:每次出行按0.8元的公交单次乘车优惠费用计算,公共自行车系统已为许昌市民节省出行费用1300多万元;节省燃油近600万升,相当于减少1.3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记者 董学彦 通讯员王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