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将于今年10月通水
来源:大河网 | 2017-06-26 11:28:18

千里送清流中原连雄安 引黄入冀补淀河南段将于10月通水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渠村引黄闸效果图

6月23日,天朗气清。沿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一路向北,一幅跨流域调水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位于濮阳县渠村乡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渠首引黄闸处,两联6孔、总长182米的闸室、涵洞穿黄河大堤而过,百余名工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挖掘机、推土机、运土车往来轰鸣——黄河汛期即将来临,大堤回填合龙,施工只争朝夕。

面对滔滔黄河,濮阳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濮阳市水利局副局长李相朝向记者描绘着工程全线通水后的壮观景象:每年7.4亿立方米黄河水从渠首引黄闸出发,沿总干渠北上482公里,途经濮阳以及河北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保定6市,润泽沿线465万亩干涸的土地,最终投入白洋淀的“怀抱”。“这一切,今年10月就将变为现实。”李相朝说。

2015年12月,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开工,缓解河北用水之困,是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建设初衷;今年4月,横空出世的国家雄安新区战略,则为这项工程赋予更为宏大的历史使命。在雄安新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构想中,“华北明珠”白洋淀无疑是承载希望的“水核心”。

省委书记谢伏瞻日前在濮阳调研时指出:“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大力支持工程建设,确保清水送到白洋淀。”

引黄必引沙,如何保障并提升水质?渠首引黄闸下游新建的永久性沉沙池作出了解答。

从沉沙池入口远远望去,长2500米、宽900米的两条巨型条渠,仿佛是大地敞开的宽阔胸膛。“全线通水后,每年将有200多万立方米泥沙被留在这里,向北的水会越流越清。”河北省引黄工程管理局河南建设部主任张文虎说。

总长482公里,总投资42.4亿元;其中河南段84公里,投资22.7亿元——两组不成比例的数字,恰恰是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质”与“量”的诠释。

号称“天下第一难”的征地拆迁工作,历来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绕不开的麻烦事儿。而在河南段推进过程中,上百座村庄、多达4.1万余名群众面临征地拆迁,却鲜有不和谐声音传出。

“濮阳的党员干部始终以公心、热心去推动征地拆迁,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施工环境。”张文虎由衷表示。

穿金堤河倒虹吸工程是河南段第一个开工的项目,征地拆迁涉及濮阳县子岸镇岳辛庄村300余亩土地、200余户群众。子岸镇的工作组直接在村里安了营,白天量地,晚上汇总报表,更要把工程带来的“利民账”算到群众心里。仅用半个月时间,征地拆迁任务顺利完成。

“河南段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张,必须以更高标准来对待。”中国水利水电十一局是穿金堤河倒虹吸工程施工方,项目经理王宏伟告诉记者,该工程上下游的渠道由第三濮清南干渠扩建而成,施工前,要把金堤河和第三濮清南干渠全部进行导流,“我们设计了十几种方案,最终用挖导流明渠、埋导流暗管的方式,建起了一座‘水上立交’。”

曾经在南水北调工地征战十年,王宏伟认为,引黄入冀补淀称得上一个“小南水北调”,尤其是一脉相承的奋斗牺牲精神。上个月,他和千余名工友在这里,靠人工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对渠道浇筑、衬砌。“为保证工期进度,我们分成修路、保通、现场生产等小分队,展开劳动竞赛,有的人两天只睡了三四个小时。”王宏伟十分感慨。

从天空俯瞰广袤的华北大地,引黄入冀补淀与南水北调两大水利工程遥相呼应,形成“双龙”格局。千里长渠始濮阳,一泓清流去雄安。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犹如一条“生态动脉”,将奔流千载,生生不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