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不懈努力,成绩辉煌。然而,扶贫工作越到后头,越是难啃的“硬骨头”。
贫困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世界性难题,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都不可避免面对贫困问题的困扰。我国党和政府对农村的扶贫开发工作非常重视,
扶贫不精准,扶了多年贫,依然还是贫,责任到底是谁?过去,贫困有时候成了一种光荣,一种享受。很多地方哭着喊着抢着跑着要保持贫困的桂冠,一旦“摘帽”,很多项目国家不给了,税收不减免了。
切实摸清了精准扶贫的底数。配合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经过几上几下的反复核实,各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进行了精准识别,列出了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脱贫需求清单,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强弱决定着精准扶贫的成效,这要求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目前,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建议推广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把加快建立农村环境整治、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农村文明新风创建的长效机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方面教育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另一方面积极倡导节俭办婚礼,树立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