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大量空置 实业不如买房房地产到底怎么了?
在市场偏离去库存主题的同时,凡是限购限贷的城市,几乎都引发了更进一步的上涨和恐慌性的购买。为什么会这样?
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今年房价上涨的原因,首先是以去库存为主基调的房地产政策,第二是货币政策很配合,第三是全球经济下行情况下人们对安全资产的需求,第四是土地市场供不应求,“地王”频出,推高了人们对房价的预期。
杠杆已经用到极限了
2016年7月,7月新增贷款4636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8月新增贷款9487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286亿元。换句话说,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个人按揭贷款的占比达到了98.7%,8月该比例则高达71.2%。

广发证券认为,广义信用增速几乎可以完美解释房价变化。

海通宏观分析师姜超团队认为,今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火爆的房地产是重要贡献,但未来面临较大下行风险。中国居民购房或已将杠杆用到极限,今年或是中国地产市场的历史大顶。
今年火爆的房地产销售已与人口结构无关,而是源于居民拼命贷款买房。2014年我们的月均房贷1800亿,去年是2500亿,今年我们的月均房贷接近5000亿,我们每个月1万亿的信贷一半左右是房贷。从居民买房的贷款杠杆率来看,2013年的贷款占比仅为1/3,而2016年的贷款占比已经超过50%,意味着首付比例不到一半,已经低于美国金融危机之前07年时平均50%的首付比例。

从房贷占GDP的比重看,中国居民加杠杆的速度也不可持续。日本即使在房产泡沫最严重的1989年,居民新增房贷占当年GDP的比重也未超过3.0%,而中国去年已经达到5.5%。美国金融危机前新增房贷/GDP在2005年达到8.0%后见顶回落,而中国今年上半年新增房贷与公积金贷款占GDP比重已达8.6%,不仅较去年暴涨,也与美国历史高点相当接近,表明中国居民购房或已将杠杆用到极限,2016年或是中国地产市场的历史大顶。

姜超团队认为,本轮房价上涨始于2015年,以北上深一线及周边城市领涨,其实是彻头彻尾的金融现象,因为房价涨幅与GDP增速无关,而与存款增速高度相关。而在2015年,由于政府放松了对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监管,允许同业存款在当地发放贷款,导致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北上深存款增速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深圳当年的存款增速高达70%,北京上海也接近50%,但目前北上深的存款增速已经基本归零,意味着流动性拐点已经出现。

辛辛苦苦干实业,
不如倒腾几套房?
除了篇首的两个例子,这样的声音还有很多。
2016年3月5日,任正非在华为总部接受新华社采访,认为高成本最终会摧毁深圳的竞争力。“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业的发展,每一个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发展。工业现代化最主要的,要有土地来换取工业的成长。现在土地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产业成长的可能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既然要发展大工业、引导大工业,就要算一算大工业需要的要素是什么,这个要素在全世界是怎么平均的,算一算每平方公里承载了多少产值,这些产值需要多少人,这些人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设施。生活设施太贵了,企业就承载不起;生产成本太高了,工业就发展不起来。”学习投资理财技巧,关注热点财经事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请微信添加:tou618 注册就送88元现金代金券!
专注投资者教育 8元即可实盘参与投资,再送送88元券

注册"投教"平台,送88元!赚了您拿走,赔了我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