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园博园 记者 马健 图
生态画卷中牟雁鸣湖
传承发扬炎黄文化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暖暖地洒在身上,向窗外望去,绿树成荫,蓝天让人陶醉。驱车行驶在生态长廊,眼前是“公交进港湾、行走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的醉人美景。到了夜晚,光影掩映下的郑州愈加流光溢彩……“大旅游”绽放出城市迷人的景致,一幅“全域旅游”的画卷徐徐展开。
去年2月,郑州与杭州一同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中部地区唯一入围的省会城市,“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上升到新的高度。郑州都市区在全省旅游发展空间格局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也助推着郑州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那么,转型发展究竟给郑州旅游带来了什么?
郑报融媒记者 邓红超 樊无敌 汤如音
活力无限 2017年力争接待国内游客一亿人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域旅游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对于郑州来说,“全域旅游”早已跨步先行,早在2014年12月,郑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快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要求各级各部门用大产业、大环境、大民生来谋划旅游业发展,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至此,郑州成为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全域旅游的省会城市。
标准排名(中国)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城市吸引力排行榜》数据显示,2016年,郑州旅游接待总人数达8933.58万人次,同比增长13.15%;旅游总收入达1053.87亿元,同比增长13.68%,实现了旅游经济快速增长。跻身全国第15位。2017年,郑州旅游业力争实现接待国内游客突破1亿人次,同比增长12.5%;接待入境游客突破50万人次,同比增长4%;实现旅游总收入1190亿元,同比增长13.2%。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根据全国70多个城市网上预订旅游产品人数和消费水平进行排序,发布了中国2016“互联网+旅游”排行榜TOP20城市,郑州再次上榜。
率先转型 催生出郑州经济发展新“蓝海”
“谋定而后动”。为加快全域旅游的发展,2015年4月,郑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从树立全域旅游发展观、明确全域旅游发展目标、拉长全域旅游发展链条等方面出台新举措。郑州旅游局副局长刘根成介绍说:“目前,在今天,郑州向北,有惠济区沿黄壮丽的大河风光;向南,是二七区沟壑纵横、曲径通幽的独特地貌,顺着通往樱桃沟的平坦乡村公路,路两边统一的白墙灰瓦、整洁的后厨、幽雅的院落,显得很是雅致。不仅二七区、惠济区,郑东新区、金水区等多区都纷纷实践全域旅游理念,打造都市游、乡村游、科普游等多种业态,助力旅游业创新发展。”
记者采访中看到,在郑州,向东是“潘安故里”中牟,近年来,中牟县则遵循“集点、连线、汇面”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着力增强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打造“一塔”“一寺”“一河”“一湖”旅游点,充分利用独特的历史、生态、田园优势,打造黄河水乡休闲游、时尚创意文化体验游、田园中牟游、人文中牟游4条精品旅游线路。
向南是“黄帝故里”新郑。据了解,这几年新郑市以全域旅游产业发展为引擎,辐射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集聚发展,把黄帝文化、郑韩文化、红枣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和具茨山山水生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以历史文化为内涵、山水生态为基础、全域多元复合旅游产品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形成由单极向多极发展、多极向组团拓展、组团向全域延伸的旅游全域化发展模式。
向西,走进“中国象棋文化之乡”荥阳市,这几年逐步形成北部以古柏渡飞黄旅游区、河阴石榴风景区、楚河汉界文化产业园、江南春温泉、桃花峪景区为代表的沿黄文化旅游产业带;南部以环翠峪风景区、塔山风景区、洞林湖景区为代表的自然风光旅游产业带;中部市区以清华大溪地、索河整治项目、六大主题文化公园为代表的旅游休闲服务中心。
刘根成介绍说,向西南是被誉为“功夫之都”的登封市,坚持“全域旅游、城乡统筹、5A登封”发展理念,把全域旅游理念和手段融入城乡发展中,将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
“新密市以羲黄文化为灵魂,以山水生态为基础,以多元复合产品为支撑,把‘华夏圣地、乐都新密’作为城市一大核心品牌,打造‘乐游华夏圣地、乐闲千年古城、乐养岐黄圣境’三大名片。”新密市委书记蒿铁群介绍说,全域旅游的深入推进和大旅游格局的加速形成,催生出经济发展新“蓝海”。2016年,新密共接待游客337.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今年上半年已接待游客351.6万人次,同比增长两倍多;旅游综合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5倍多。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新近发榜,新密强势位列73位。
“旅游是城市发展活力之源,生动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百姓生活幸福指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所长苟自钧说,事实表明,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正助推开放的郑州快速融入世界,以全域旅游为引擎,郑州旅游在提升城市美誉度、扩大城市影响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正发挥着“加速器”的作用。
推进“旅游+” “全域旅游”智慧城市振翅奋飞
“把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郑州将创新推进‘旅游+X’发展。”刘根成说,根据市场需求,深度开发个性化、精品化、高端化的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和旅游线路,不断提升郑州旅游的竞争力和创富能力。以旅游业为核心,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X”为主要模式,在传统“旅游+房地产”基础上,积极推动“旅游+医疗健康”“旅游+文化产业”“旅游+高端商贸”“旅游+高端商务”“旅游+海洋经济”“旅游+现代农业”“旅游+体育+竞猜型体育彩票+慈善”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旅游业态和旅游服务,提升旅游品质。
近年来,新密市围绕创建华大项目建设是开启“全域旅游”产业大门的金钥匙,并推动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牟的方特欢乐世界、水上乐园、梦幻王国项目已建成运营,登封天河文化休闲广场、新密伏羲山旅游区建设进展迅速,上街区环球航空嘉年华、登封汽车拉力赛影响广泛。同时,随着《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改造升级、建业·华谊兄弟电影文化项目、国际马戏魔术王国、华特迪士尼等大项目入驻,掀起了旅游项目建设的新热潮。“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与应用服务中心”的建成,将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城市即旅游。全地域、全领域、全要素诠释了“全域旅游”的内涵,“旅游+”渗透到各个产业及领域。无论是城市建筑、街道、地铁、公路、铁路、航空、公园、绿地,每一个角落都能品到文化的滋味、旅游的美妙。目前,郑州以“城市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已初步构建完成,嵩山少林寺景区、黄河风景区、黄帝故里等传统人文景观展露新颜;中原福塔、绿博园、方特欢乐世界、孤柏渡飞黄旅游区等新兴景区游客如织;郑东CBD、环城生态廊道、黄河湿地笑声朗朗;奥帕拉拉水上公园、江南春温泉度假村、黄帝御温泉等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对于郑州而言,全域旅游不仅让游客拥有丰富的旅游体验,也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休闲生活。”刘根成认为,融合发展、跨界发展是打造全域旅游的密匙,“旅游+”正统筹各个要素形成旅游产业集群。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养生旅游、研学旅游、商贸旅游、工业旅游等九大新型旅游业态正全面开花,线上+线下、温泉+滑雪、旅游通道+骑行绿道、室内演出+实景演艺等旅游产品全新绽放,登封、新郑、郑东新区、惠济区、二七区等县(市、区)全域旅游发展初见成效。在全域旅游建设中,旅游标准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牌和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强力推进,郑州市因此荣获“全国厕所革命建设先进城市”的殊荣。同时,随着乡村旅游富民、惠民功能逐步显现,二七区樱桃沟和新郑泰山村荣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旅游业正逐步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打破了城市或传统景区一枝独秀的老格局,实现了“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