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之战再下一城 给“竞赛热”全面降温
来源:光明网 | 2018-03-23 11:12:17

厚厚的书本摆满了课桌。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武汉市武昌区,小学生们拖着沉重的书包放学回家。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北京市海淀区初二学生李铭铭没有上课外培训班,但他妈妈告诉记者,他的担子依然不轻。在李铭铭的作业通知单上,有一项“坚毅好少年”征文大赛,寒假前,还有一项法制知识竞赛,上个学期,还有某媒体组织的英语风采大赛,获奖选手可去美国游学。

“这样的竞赛太多了,尽管参加的同学不多,但是也分散精力。有的竞赛项目还放在寒假作业里,进一步加大了寒假作业的负担,让孩子无暇休息。”铭铭妈妈说。

任务多、负担重,培训班、各种竞赛考试应接不暇,由于希望孩子在宽松环境下生活,李铭铭家人选择不给孩子上各种辅导班,但是“神经依旧绷得紧紧的,这些额外的负担什么时候才能消解?”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为减负工作再下一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银付告诉记者,“加上这个公告,教育部连续印发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等,就是打组合拳,精准施策,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为学生和家长减负。”

学生的课外负担有多重?

“有的孩子,还没上小学,就拿了一摞证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尽管这些证书有的根本不具备评价功能,但是在一些课外培训班的包装下,家长们觉得‘多考一个就多些优势’。”

北京市石景山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告诉记者,“这个文件来得太及时了,组合发力,精准出击。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到了该管管的时候了。”

这位校长说,一些培训机构进行奥数辅导和竞赛,一些学校“认竞赛成绩”,通过竞赛进行“点招”,“哪怕是就近入学政策实施之后,这种现象也并没有完全杜绝。一些初中从小学五年级就认准了‘好苗子’,每年都会选这么一批,在有的小学实验班,五年级就提前走的孩子不在少数。《公告》开宗明义地指出,‘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结果只能视为荣誉,不能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正是看准了这种现象的存在,直击痛点,给学生和家长减负。”

记者在网络上随手搜索作文竞赛,林林总总有十几种之多,而各种其他学科、单项的竞赛活动更是不胜枚举,铭铭妈妈说,他们每个学期都收到很多类似通知,“上课外班的家长收到的更多,家长们很难分辨其中的含金量。”铭铭妈妈告诉记者,孩子负担重的主要原因是“超标”。“课外班是一个重要的超标因素,其特点是超前学,如把小学六年级的内容放在五年级课外学,把初中内容放到小学教。这是来自课外的,课内也存在超标现象,家庭作业、测验、考试的难度大,超出课堂教学水平。”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