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理解题仅得6分 高中阅读题"打败"原作者
来源:新京报 | 2019-01-22 11:41:26

苏州一考生在微博私信王亚。受访者供图

王亚1月16日在朋友圈向考生致歉。微信截图

日前,株洲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王亚创作的散文《清明》出现在苏州市高二年级语文统考的试卷上。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作者在做这道满分20分的阅读理解题时,只得了6分。虽然如此,曾经从事过语文教学的王亚认为,题目符合语文教学,自己做不对题目是因为没有掌握答题技巧。

王亚还专门在朋友圈用“调侃方式”发了条“致歉信”,“一切‘祸害’都非我的本意,向苏州全体高二学子致歉”。

针对此事,有教育专家认为,出题者曲解作者原意的现象普遍,违背基本常理。也有专家认为,试题标准答案,经集体讨论研究给出,作家作品是独立文本,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视角。

被标准答案难倒 考生求助原作者答题

就在刚刚结束的苏州市高二年级语文统考中,一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目难倒了不少考生。当地教育部门给出的“标准答案”,被指答案太难,完全想不到。

被苏州市教育局一工作人员证实了的试卷显示,这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使用了一篇题为《清明》的文章,体裁类型为散文,作者显示“王亚”,文章摘录于其2016年出版的散文集《声色记——最美汉字的情意与温度》。

考试结束后,有考生在微博上找到了原文作者王亚,并请她做答。第二天,王亚在株洲市二中校长的建议下,跟该校学生一起做了这道题目,“没想到标准答案出来后,20分的题目,我就拿了6分”。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讨论。有网友表示“不解”并吐槽道,“真不知道是出题老师不懂阅读理解,还是阅读理解不懂出题老师”,更有人直言不讳指出,“像这种主观题,就不应该有什么强硬的标准答案”。

原作者仅得6分:答题技巧没有掌握好

20日,新京报记者联系上该文作者王亚。她称,自己是株洲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此前也是名语文老师。从出题者角度来说,阅读理解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感、语文思维和语文素养,而并不拘泥于哪一篇文章。她认为,对于这篇文章来说,最终的标准答案不是出题老师过度的解读、曲解了她的意思。

对于自己最终只能拿6分的情况,她表示,主要还是在答题技巧上没有掌握好。

株洲市二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严朝晖老师表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侧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文本解读,而按照这样的要求,文章作者本人拿不到高分也很正常。

“一切‘祸害’都非我的本意,向苏州全体高二学子致歉”。王亚最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引发好友的点赞和热评。“现在微博粉丝一下增加了200多,几乎都是苏州的学生。”王亚称。

■ 对话

《清明》作者王亚

“站在语文教学立场上命题,无可厚非”

“参考答案符合语文教学 更周全”

新京报:怎么看自己的文章被选做阅读题?

王亚:其实这种事很正常,也没有说很激动什么的。其他人的文章被选做阅读题,都是很常见的事,身边也有朋友写的文章被选入试卷。

新京报:除了《清明》,还有其他作品被选做阅读题吗?

王亚:也有,但只是个别学校、小范围那种,比如像平时模式训练的试卷、课堂阅读赏析之类的。

新京报:20分的阅读理解题,你只得了6分?

王亚:讲实话,当时我没有想去做这个题的。是第二天,我们株洲市二中的校长在网上看到了这份试卷,他很感兴趣,想让我试着做一下,同时,也让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做一下,想让语文教研组做一个教研活动,探讨一下,作家本人和老师的题目,以及学生的答题,三方面一致或者不一致的问题,进而研究出背后存在的教学和答题问题,算是一个教学实验,探究背后的原因所在。

新京报:答案解析与你文章立意区别大吗?

王亚:我做完题目后,才看到答案解析。学校给出的参考答案,其实是很周全的,也是符合语文教学的。因为语文的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学生的语感、语文思维和语文素养等等。学校在出一套语文阅读题的时候,需要涉及语文素养的某一方面,在做大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所以他们出题和答题,都会比我想得要更周到,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新京报:你文章原本想表达的是什么?

王亚:就是关于对祖父的怀念,生活中,祖父的性格、性情以及他面对苦难的坚韧,和他对我的影响。

“对这种现象 应该多些理解和支持”

新京报:知道得分后,为何想在朋友圈致歉?

王亚:说实话,就像孩子们来找我一样,大家都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我自己也是。因为这个题目对他们造成了困扰,因为很多学生都没答好,而且给他们造成困扰的,不止我一个人,还有鲁迅先生,他们另外一道阅读题,是鲁迅的文章。所以自己调侃一下,向他们致歉。

新京报:阅读题被指曲解愿意,或过度解读,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王亚:我没有特别研究之前的文章,但对于这篇来说,我不认为老师是过度解读,曲解了我的意思。我还是觉得,作为语文教师来说,出题者做得很优秀,因为他是站在语文教学上来思考的,所以我觉得,从这点上来说,没必要去说人家什么,无可厚非。

新京报:你认为这种现场很正常?

王亚:对。作为一个教育人、家长或者写作者,我对教育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看待的。一个国家的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如果成天想着去批判它,不如多给予一些理解和支持,让它更自然地发展。

■ 声音

“出题者曲解作者原意”现象普遍 违背基本常理

“这是在目前中学语文教学阶段,比较典型和普遍的现象”。21日下午,就命题者标准答案与原文作者立意存在出入一事,新京报记者致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军。

储朝军认为,这是一种做法不严谨、对学生不负责的体现,拔高文章立意,存在过度解读的可能。

他指出,人文学科本来就很难有标准答案,我们现在考试背后存在问题,没有得到深层次的解决,这些选择题和问答题,“似乎很客观,但是实际上违背了基本常理”。

他补充道,此种现象,体现了命题者从根本上是没有理解作者原意的,而是用自己的想法来解读作者原意。据媒体公开报道,这种事情的发生,已经不是一两次了,“如果要做更进一步检验的话,该问题就不会发生”。

作家作品是独立文本每个人可有不同解读视角

针对有声音指出,目前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和考试,存在“拔高文章立意,过度解读”问题一说,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军均,却给出了另一种声音。

李军均并不排除上述情况的存在,他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正常的”。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命题者是根据原材料读出的意蕴,而原作者做题时,是根据自己的思路来答题,不一定能理解命题者的思路,所以得6分很正常。

李军均解释,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侧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文本解读,标准答案也是需要经过集体讨论研究,而按照这样的要求,文章作者本人拿不到高分也很正常。

他进一步指出,文学鉴赏和语文考试结合得不是特别紧密,但就这件事情来看,还是跟文学鉴赏有一定关系的,“文学鉴赏中有种说法,就是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包括曹禺先生写出《雷雨》之后,也有读者问他立意是什么,他也说,每个人心中都有每个人的《雷雨》。

李军均也曾和其他作者讨论过《雷雨》是否有其他内涵,得到的答案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他说,作家写出的作品是独立的文本,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解读视角和思路。(新京报记者 李一凡 实习生 罗婧仪)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