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校服研发成果展示活动上,学生模特在展示校服。新华社发
你理想中的校服什么样?端庄不失俏皮,动感充溢着活力?那是青春的模样。
你印象中的校服什么样?运动服,宽松肥大,大同小异,了无特色?这是现实的一面,甚至,某种程度上折损了学生时代某些美好的回忆。
1993年,当时的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校服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至今已是25年。但“不太好看”“不太舒服”似乎概括了孩子们对于校服的总体评价。
是什么阻碍了校服变美的进程?从统一着装,到穿得舒服、得体,再到穿出风采,校服的功能还应有哪些?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配色“怯”,做工粗糙
——合适的校服要具备哪些要素
最近,成都市某小学班主任王蓉发现,不愿意穿校服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们不得不对学生着装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学生曹汀经常把宽松的校服套在自己的衣服外面,天气一热起来,就把校服扔在一边,直到被老师提醒他才会无奈地穿上。在曹汀看来,“校服老土,颜色单调,很难看”。
统一的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规范学生言行,还能有效地杜绝学生之间的攀比。但是,王蓉坦言,校服的式样往往会引来学生的抱怨,“没有型”“款式太土”。光明日报微博发起的调查显示,在不喜欢的原因中,82.3%的人选择了“款式设计”,81.3%的人认为校服并不能体现学校特色。
武汉市民杨露的孩子正在上二年级,学校校服是蓝白两色的简单拼接,十分普通,短袖、长裤加外套一共100余元。杨露说:“价钱摆在那,实在不能苛求能有多好看,校服凑合穿穿就行了,耐脏、好洗才是王道。”
每次在街上看到孩子们穿着并不算很得体的校服时,全国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学校服研发中心主任潘波总会感慨,社会发展起来了,但校服还没跟上:“有不少校服配色特别‘怯’,无法体现学生的蓬勃朝气;面料也不轻薄、吸汗;款式肥大、不符合青少年人体特点,甚至做工也很粗糙。”
1993年,《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出台不久后,哈尔滨开始在小学试行统一面料、款式的蓝白色运动服为校服。90年代逐渐刮起了运动风,奠定了运动服在校服中的高占比。当时,中国健儿穿着运动服在各赛事领奖台上的形象刻在了无数人心里。为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运动服就成为校服的首选款式并延续至今。
时光流转,日常衣物的款式设计、颜色搭配在革新,人们的衣着习惯和审美水平也在变,而校服的基本款式却一直没有太大改观。目前,很多学校的校服还是采用运动服样式,主色调多为白、蓝、红、绿,面料以涤盖棉等为主,比较注重实用性与经济性。近些年来,由于校服在质量、采购等环节出现问题,人们才开始关注校服本身的质量,一些优质、漂亮的校服渐渐在中国校园中出现。2014年,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这是第一个国家层面系统规范校服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校服生产和采购的国家标准。同时,重点提出“改进校服设计式样”,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校服遴选,引导专业设计人员或学生参与校服式样设计。
一套美观、适合学生的校服,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从服装专业的角度,潘波给出了答案:面料、色彩、款式、工艺都是评价校服优劣的重要标准。
2、高分散、低设计、低技术、低价格
——采买机制须调整
尽管一直被质疑,但为什么看起来一无是处的“面口袋”校服没有被完全淘汰?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能力强、资质优的生产商和面料商并未进入校服制作领域。
记者曾在浙江嘉兴某小型服装加工厂,看到七八个工人正在制作印有昆明某学校字样的短袖校服。这批订单共有千余件,包括了运动短袖和衬衫套装。该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校服制作的成本和利润都很低,只能以销定产,有订单来了才能做。”
事实上,目前70%~80%的校服生产商都不具备设计校服的能力。“国内绝大多数校服生产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基本没有研发力量,更不要谈校服设计了。”潘波表示。
漂亮的校服往往也伴随着高价,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一些小学生的置装费折成人民币要1000元左右。但是记者发现,我国大多省份对校服的限价标准仅在百元左右。2016年,青岛教育局明确规定小学校服每套不高于80元,初中校服每套不高于100元,高中校服每套不高于120元。2017年,南昌市中小学夏装每套最高不得超过60元、春秋装每套最高不得超过80元,只有学校获家长委员会许可自主采购时才可突破限价。
“限价令”遵循了均衡原则、照顾到不同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优质企业的进入意愿。因为考虑到利润率和市场规模,一些高端企业对进入校服市场的机制、动力、意愿不足。在准入制的制约下,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校服市场的高度分散、低设计、低技术、低价格。
“以一套定价80元的夏季校服计算,厂家会把成本控制在50元左右。因为校服还涉及量体、调换等服务,这50元就要分摊在面料、加工、服务三个环节,其质量就可想而知了。”有业内专家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以一所1000人规模的小学计算,每年征订校服的年级也就两三个。再加上目前大部分学校采取每年招标订购的方式,很少跟厂家签订长期合同,校服生产商不敢囤货,只能找小的面料商拿货。而在服装领域,不同价格、不同生产厂家的面料差异会非常大。”
“一方面要鼓励差异化发展,不搞一刀切,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科学有序推进学生装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更加关注学生装的款式和品质,增强舒适度、优化价格成本,让学生装成为广大学生喜欢穿、适合穿、穿得起的统一制服。”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罗志敏表示。
此外,难以统一的校服采买、征订方式,同样让校服美不起来。记者发现,当前校服征订大致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政府主导采购,但所占比例极低;二是由家长委员会等机构征订;三是由学校后勤老师负责采买。潘波介绍:“不论哪一种采买方式,基本上都是学校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由服装厂生产出样品后确定。甚至常常出现因为采买人不同,一个年级一种校服的现象。”
通过对现有采买机制的调整,提升相关企业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校服设计和生产的质量。潘波认为:“一是可以打破原有‘一校一订’的模式,实行一个地区在面料、质地上的大统一,再在各校校服的具体设计上有所区分。比如北京有130万中小学生,由于身材变化,小学购买两次校服、初中一次、高中一次,也就是说每年40万学生对校服有需求。当同一质地的校服数量增加的时候,质量会因工人熟练而有所提高,成本也会更低。”因此,潘波建议:“二是可以对现行‘限价’模式进行一个调整,适当提高现有校服的采买价格,并对一些家庭困难的孩子实行校服补贴。这样既可以关注到孩子们对美和舒适的追求,也可以照顾到不同家庭的经济情况,体现美与均衡的统一。”
3、不仅“统一就好”
——校服还要唤起美的意识
6月2日,雄安新区向全球征集校服设计方案,要求是设计元素及款式色彩简约大气,符合新时代青少年形象气质,既要充分考虑地域整体形式美感的统一性,又要兼顾不同校园文化背景的差异化体现。
“符合形象气质”“考虑地域特色”“体现校园文化”,这些要求就是对校服标准的解读。然而,很多人对校服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罗志敏直言,很多人认为校服的功能仅仅是用于统一识别,而校服本应承载的礼仪熏陶功能、唤起学生审美意识的功能往往被忽视。
“在统一的前提下,让孩子们爱上校服,而不是一提起来就一脸嫌弃。”周游,80后,是北京市中小学校服研发中心设计师。工作几年来她感觉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意识到校服的美育功能,开始向他们这样的第三方机构寻求帮助,“每接触到一所学校的设计要求,我们会提前了解学校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凝练出有学校特色的设计,体现在校服之上。”
2017年,周游所在的研发中心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校服色彩体系》,确定了宫墙红(赤)、靛青(青)、汉白(白)和瓦灰(灰)成为主打色。“在颜色选取上我们特意考虑到北京建城建都历史、地理环境、人文生活和色彩基础理论等方面。”周游说。
罗志敏表示,如果我们从理念上把校服定位为改变学生气质、影响学生行为习惯、改变学校视觉识别效果的服装,甚至从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主动选择适合学校教育文化特色的校园服饰,中国校服才能真正美起来。
“校服本身承载着德育、美育等教育功能。它可以将学校的文化和精神凝练地体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但有些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潘波表示,随着时代的变化,校服必须从“穿得起”向“穿得安全、舒适、美观”过渡。(记者 陈鹏 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