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10位河南最美教师 他们诠释了师者大爱
来源:映象网 | 2017-09-11 10:14:53

2017河南最美教师颁奖

把学生带出国门的足球教练、大山深处的点灯人、带着一家三代人援疆的标兵……他们的标签有很多,但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老师。9月9日上午,河南省庆祝第33个教师节暨2017河南最美教师颁奖典礼在省人民会堂举行。10位优秀教师获此殊荣,并被授予河南省师德教育专家称号。省委副书记王炯,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笃运,副省长徐济超,省政协副主席张广智等领导出席。

现场:10位教师的事迹令人热泪盈眶

9月9日上午,在一群足球小子充满激情的足球表演中,颁奖典礼拉开了帷幕,现场通过视频讲述了每位老师的动人事迹。在场不少观众都被他们的故事打动,不时擦拭着泪水。

今年10位获评河南最美教师的分别是濮阳市第三中学教师王彩琴,郑州大学教师付晓丽,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何克珍,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教师张宝,洛阳市第二十二中学教师来琰晖,南阳市西峡县丁河镇古峪小学教师陈俊德,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教师武秀之,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太阳坡村东校教师程东,漯河市高级中学教师窦东立,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师窦志刚。

在颁奖现场,不仅有老师故事的视频展播,还有根据他们真实事迹编排的情景剧《足球梦,中国梦》、《点亮大山》,还有展现武秀之教学成果的《三合一唱法展演》。

最后,河南新入职教师代表和全场师生又重温了《河南教师誓词》,誓言激昂又坚定,响彻会场。在场每一位观众都对这段誓词报以热烈掌声。

故事:在平凡岗位上怀抱着一颗不平凡的心

窦志刚:把学生带出国门的足球教练

窦志刚是河南省实验中学足球教练,从1997年参加工作至今,他带领学校足球队连续获得郑州市冠军10余次,5次获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冠军;2009年,首次获得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第五名;2010年至2013年,连续3次进入全国中学生足球比赛前六名;2014年至2016年,率领省实验中学高中男子足球队5次进入全国四强,2次季军、3次第四名。今年又带领球队走出国门,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今年在捷克举行的“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

窦志刚先后被评为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市优秀辅导教师、省体育传统学校先进工作者、全国最佳教练员等。

窦东立:心系边疆的知识传递者

窦东立是漯河市高级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从2012年起,窦东立先后数次前往云南曲靖、贵州毕节、新疆伊吾、内蒙古土默特、四川攀枝花、重庆开县、重庆彭水等多所学校讲学,开展帮教工作,成了知识的传递者。

他感到自己不仅是在传道授业,传递教育理念,也是在为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教育均衡战略,奉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而在那偏远的贫困学校,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也让他永铭于心,而他也感动着每一处去过、教过、爱过的地方的师生。

程东:坚守偏远乡村学校的“城里人”

程东工作的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太阳坡村东校教师。程东工作的太阳坡村,一个让人听名字就觉得是个阳光灿烂、绿草满坡的村庄。但是现实中,太阳坡村不光偏远、落后、贫困,还是一个艾滋病人比较集中的地方。

在这个常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村庄里,“城里人”程东一待就是9年。9年间,当年和她一同来的老师,甚至后来的老师一个个都离开了,只有她留了下来。

在教学上,她根据农村孩子的学习兴趣偏低的实际情况,潜心钻研,精心设计一些符合这帮孩子学习特点的互动教学方式。课堂之余,她及时捕捉孩子们亲近老师的眼神,放下老师的威严,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以一个妈妈的角色,深入到孩子们中间。

武秀之:“三合一”声乐理论的开创者

提起武秀之,在河南音乐界,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很多人都会说她是为“三结合”而生。

由于周恩来总理生前说过:“现在音乐舞台实践中已经产生了三种唱法,一种是西洋歌剧的‘茶花女’,一种是民族歌剧的‘白毛女’,一种是中国戏曲的‘七仙女’,三种可以互相学习嘛!”周总理这个神奇的构想,对武秀之来说就像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

经过数十年努力,她开创了特色鲜明的“假声位置真声唱法”声乐艺术教育成果,让周总理的生前构想成为现实。“三合一”的武秀之教学理论由此诞生。

如今,她已经85岁高龄,依然手把手指导学生;从教60余载,她培养的学生数以千计,为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俊德:大山深处的点灯人

点亮山区孩子的梦想,让深山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有书读,是西峡县丁河镇古峪小学教师陈俊德一生追求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陈俊德坚持了40年,被誉为“大山深处的点灯人”。

在深山里长大的陈俊德深知,让山里的孩子走出去,是山里人最大的梦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每天夜里都在昏暗的油灯下备课、批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晚饭后,他把成绩差的学生留下补课,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这些年,陈俊德既是校长也是老师,既是保洁员也是炊事员。为了照顾好孩子,陈俊德住进了学生寝室,每天夜里为孩子们洗脚、铺床,帮他们脱衣服,半夜还要给孩子们盖被子。早上5点左右起来做早饭,一天到晚忙得像陀螺,累得筋疲力尽,但他心里却很充实。

如今,他所教的孩子一个个长大成才,他自己也从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教师。

来琰晖:带着一家三代人援疆的师德标兵

来琰晖是河南省第八批援疆干部,从洛阳到哈密市第六中学负责教研工作的副校长,同时教几个班的物理课。

援疆期间,他提出了“以课改促发展”计划,深入班级听课、评课300多节,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课改工作。他组织青年教师搞优质课大赛,还牵线

搭桥,组织哈密六中的教师到我省洛阳市东升二中和沁阳市永威学校取经。

他亲自上示范课,带头做课改讲座,和大家一起创建了“导学七步教学法”教学模式。

不仅自己援疆,他还动员同为老师的妻子一起加入援疆队伍,将家从洛阳搬到了哈密,一起为边疆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小家的力量。

张宝:追逐工匠梦的职教“老班”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教师张宝十多年来追逐梦想的历程,便是对这句歌词的最好阐释。

因为懂理论、重实践,他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用心做班主任,他成了知学生、懂学生的“专家型”教师。

成为“双师型”教师,是所有中职教育人的梦想。为了能让自己快速成长,张宝每年都主动要求上一门新课,十多年来,他教过《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等12门课程,几乎把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教了个遍,在学校评教评学中多次名列前茅。

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职校教师,张宝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家电维修技术,并免费为同事维修家电,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维修师傅”。

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让他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2016年,他被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为了做一名知学生、懂学生的“专家型”教师,张宝主动申请担任接触学生最多的班主任工作。在十几年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他接触过不同专业的学生,摸透了学生的特点,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何克珍:无声世界里的生命舞者

何克珍是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舞蹈教师。今年35岁的她,从事特教工作已经16年。作为一名特教教师,她用阳光般的性格温暖着每一个聋哑孩子的心,用朴实的舞姿演译着特殊教育的内涵,她被学生称作“美美老师”。

初上讲台,面对一群聋哑孩子,一种爱的力量在何克珍的心中升腾,聋生听不到声音,感知不到音乐的节奏,她就用脚用力合着节拍踏地板,简单的一个步伐练习,一遍不行十遍,十遍不行百遍……十几年下来,仅跺坏的舞蹈鞋,记不清有多少双。

但是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16年来,何克珍全身心地投入到聋人舞蹈教学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2013年5月辅导的群舞《心·在说》获得第八届河南省残疾人文艺汇演特等奖;2013年8月参与辅导的群舞《蓝天下飞翔》《龙·国·梦》获得第八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二等奖。

付晓丽:大学辅导员的“辅导员”

付晓丽是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党委副书记,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3年,先后获得首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优秀辅导员、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2005年开始担任辅导员,2008年获得首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2009年担任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无论是作为一名一线辅导员还是作为学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责人,付晓丽始终一心扑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带学生时,付晓丽永远装着两本账。一本是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心里账:全年级158名学生,从家庭住址、困难程度、父母职业、性格特点、学习情况,她2了如指掌;另一本是纪录学生在校情况的成长账:一份份成长档案、一册册工作日志,记录着学生成长的点滴,更饱含着她与学生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

担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后,身份变了,不再是辅导员而是做辅导员的“辅导员”,这让她更加感受到身上的责任和担子重了。为此,她一方面发扬传帮带的工作传统,另一方面又紧跟形势,根据学生特点和教育规律指导辅导员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王彩琴:胸怀大爱的“芹菜王妈妈”

王彩琴是濮阳市第三中学教师,她是学生眼中的“芹菜王妈妈”。

一名老师关心一名学生容易,时常关注一些学生也很容易,但每天每时每刻关心每一个学生就不太容易了。王彩琴三十年如一日,为学生煮过4000多枚“生日鸡蛋”,做过无数次的“病号饭”,发过数不清的“魔力糖”,给不少学生缝过校服、送过书本、买过书包,给太多没钱回家的学生掏过“路费”……

三十年来,她最拿手的饭是“病号饭”;家里多了一张固定的“学生床”;她的“百宝袋”里时刻装着创可贴、感冒药、消炎药、冻疮膏,以及扎头绳、针线包、小奖品……

30年来,王彩琴将青春都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当你看到瘦小、乐观的她时,你绝对不会想到她是个做过两次大型手术、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人。她患有膝关节滑膜炎、髋关节积液、心脏病、胃炎、再生性障碍贫血等多种疾病。

正是这些病痛让她更深切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坚定了奉献教育的决心。作为教研组组长,她带领英语组的老师连续七届获得濮阳市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她所辅导的青年教师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优质课一等奖……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