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不要把入选“双一流”大学,当做“高人一等”
来源:新京报 | 2017-08-30 10:21:54

不要把入选“双一流”大学,当做“高人一等”

新京报插图/陈冬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应彻底废除985、211高校的身份。如果这些身份继续存在,非但不能解决高校的身份固化问题,还会强化高校本身的身份。同时,还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从世界范围看,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高校自由、平等竞争中建成的。

今年6月,教育部回应网上传言时透露,拟在8月底左右公布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随着时间进入2017年8月下旬,这一名单也进入公布的最后倒计时阶段。近日,云南大学、新疆大学等“211工程”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的消息通过其当地相关媒体或学校的报道进入公众视野。

关于哪些学校、学科将入围“双一流”建设名单,舆论十分关注。作为985、211升级版的“双一流”建设,这种关注热度是很正常的。但是,目前的关注有些走偏了,还是在重复985、211建设的老问题,把入围“双一流”作为高校的荣誉与身份标签。

我国之所以在985、211工程基础上推出“双一流”建设,一个重要原因是985、211工程经过多年建设,出现严重弊端,包括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投入等问题,把985、211变成了学校的身份和等级的象征,制造学校的不平等竞争和社会的学历歧视。

所以,建设“双一流”,首先就要突破身份固化问题。这需要转变之前的行政评审思维。985、211之所以会成为学校身份,是因为很多高校把入围作为政府部门对学校办学业绩的认可。本来,国家推进985、211工程,是为了集中优质资源支持部分大学和学科建设,但最后却异变成了“重立项,轻建设”,只要入围、立项,就视为成功。

所以,将来建设“双一流”或许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对入围大学、学科结合实际建设情况,通过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进行动态调整,实行末位淘汰机制。国家在发布“双一流”建设方案时,已经明确要推进评价改革,引入竞争机制。

从目前的信息看,一批非985高校入围“双一流”,这传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所有学校、学科,只要办出特色,都有可能入围双一流建设。这也体现了竞争思维,激励所有大学提高办学质量,参与办学竞争。

但目前看来,对于“双一流”,社会公众还存在和985、211建设一样的观念,把“双一流”作为学校新的身份,认为入选就意味着“高人一等”。而如果沿着这一思路发展,则会重蹈985、211覆辙。

因此,国家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需要有进一步的改革措施。一方面,应该彻底废除985、211高校的身份,如果这些身份继续存在,那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原有的身份加新的“双一流”身份,非但不能解决身份固化问题,还会强化高校本身的身份。

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政府部门应该努力为所有高校营造平等的办学竞争环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推进高校实行现代治理,而非给予少数高校更高身份与等级。

从世界范围看,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高校自由、平等竞争中建成的。熊丙奇(学者)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