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情绪有问题。我最近要么提不起劲,要么特别容易生气,以前不是这样的。”看门诊时,李女士很焦虑。平时,她是一个很耐心的人,但是近来闷热的天气令她很不舒服,心烦意乱,情绪也变得捉摸不定。
“天气一热,晚上来挂急诊的人明显增多。”精神科急诊的小陈医生这样说。
(资料图片)
气温升高真的会导致情绪不稳定吗?是的。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出现情绪的明显波动,尤其是平时工作、生活压力大的人,波动性更大。心理学家认为,高温与人群的攻击行为、暴力性自杀行为,以及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情绪的出现有关。大众把这些情绪不稳定的现象称为“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究竟为何方神圣?
“情绪中暑”有没有心理学上的理论依据?通常认为,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大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
有的人情绪烦躁、易怒、遇事情不冷静、记忆力下降,有的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食欲下降、睡眠差,还有的人甚至会出现怪异的行为。这些异常表现就是“情绪中暑”。
揭秘“情绪中暑”原因
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极为复杂,一般会同时受到生理、个性特质、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温度升高对正常心理活动的影响,属于环境因素,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的作用,间接影响到心理状态。所以“情绪中暑”绝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玄学,相反它是有科学根据的。
首先,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炎热的天气会使人类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和多巴胺浓度下降,不仅增加人的攻击性和冲动性,还会降低人的抑制能力,从而导致失控行为。当然,高温所带来的神经炎性反应也在发挥作用。动物研究证明,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的大鼠海马会出现明显的神经炎性反应和神经元细胞死亡,这可能会对认知功能,尤其是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判断力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夜间的高温会明显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持续时间减少,直接影响人们的日间情绪。
其次,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气温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关系。炎热的夏天,人们更有可能食用过量的酒精,如饮用冰啤酒来解暑,有些人使用酒精来纾解焦躁和压力,而过度饮酒会使情绪更不稳定。
此外,高温状态下,人们出门频率大幅降低,人际接触和交往时间减少,以往缓解压力的方式比如户外长跑、骑行等不再适用,这会使个体适应和压力缓解产生问题,容易导致情绪异常。
三点提示疏解“情绪中暑”
由于高温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随着全球变暖加剧,这种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如何破解“情绪中暑”的负面影响呢?三点调整供参考。
认知调整
意识到最近的高温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时,请用上必要的防暑措施。防晒霜、太阳帽、风扇、空调等统统用上。与此同时,当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温度会影响情绪时,请放弃一些不必要的想法和念头,减少一些需求,为自己的思维“减减负”。
情绪调整
俗话说,身心合一,高温天气,请让自己身体舒服,这样情绪也会更加稳定。渐进性肌肉放松、冥想、呼吸调整、办公室和居住环境改善、香薰等都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情绪有些变化,请不要马上行动,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情绪波动。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是不是最近有什么烦心事?找到根源才能解决问题,也才能稳定情绪。
必要时,及时寻求支持和帮助。
行为调整
炎炎夏日,不能外出,难道我们就要在屋子里做“思想者”吗?未必。“虽然心有猛虎,但我就要细嗅蔷薇”,尝试下这些:第一,好好睡觉,打造优秀的睡眠环境,坚持稳定的生物钟,珍惜睡眠时间。第二,少饮酒,夏天尽可能减少饮酒,让自己保持清醒状态,减少冲动行为和暴力事件的发生。第三,挑选适当的活动,比如听音乐、看电影、游泳、室内运动、找朋友聊天都是不错的选择。
说到这里,大家会问“我的情绪就这么脆弱吗?连个高温都熬不过?”别这样想,别气馁,金庸先生说:“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在此,医生要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心理承受力和调节力。只要稍加关注和留意,采取科学应对手段,可以化解“情绪中暑”。炎热的夏天,一样可以过得“春风得意”。
(作者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