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聋了解一下!河南重度耳聋孩子可享救助
来源: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 2018-10-24 09:19:51

3岁男童不幸丢失了耳蜗,众多爱心市民纷纷伸出援手,不到一天,这个丢失的耳蜗找到。昨天,当这个“爱心寻找”在郑州市全城蔓延时,“先天性耳聋”孩子也进入到公众视野。什么是先天性耳聋?这个病能预防吗?一旦发现,怎么治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重度耳聋的孩子,政府还有这些救助项目。

河南所有新生儿出生免费查听力

今年9月,30岁的刘女士生下了儿子,还没出院,她便接到了医生通知:“孩子听力没过关,建议42天时再复查下。”

“忐忑了一个月,所幸,第二次复查时,医生说问题应该不太大,后期干预下即可。”刘女士说,她很感谢现在的政策,否则,自己可能不会这么早就关注孩子的听力问题。

为所有新生儿筛查听力,是从去年开始至今,河南省的民生实事之一。

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说,从2017年开始,所有在医院生产的新生儿都可以进行免费听力筛查。

河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韩富根说,先天性耳聋并不全是出生时就发病,有的要到三四岁才出现,因此要做好预防、检查工作,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做到听力残疾儿童早发现、早诊断的有效手段。

“早发现早治疗。”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张军辉说,对于筛查不过关的孩子,后期治疗也会根据病情轻重进行,比如,如果孩子只是轻度听力障碍,不影响说话,那么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孩子听力障碍是中度以上,就需要配助听器,如果孩子的听力障碍是在重度以上,那么就需要装人工耳蜗了。

人工耳蜗怎么装?

张军辉说,这个手术是在耳朵后面开个小口子,然后在颅骨上刻一个槽,把植入体放入这个槽中,然后,把电极插入耳蜗中,植入体大约略小于一元硬币。

一个人工耳蜗分两部分:植入体和体外机。

“体外机如果丢了,可以再配一个,但是价格比较贵。”张军辉说。

0至14岁的重度耳聋可到残联申请免费救助

河南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共有听力言语残疾人约180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4.22%,是除肢体残疾之外的第二大类残疾。我省听力残疾患病率为2.32‰,据2014年全省新出生人口136万推算,我省每年新增听障儿童约有3155人,其中,符合植入人工耳蜗的约有1500人。

在现有医学条件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帮助重度以上听力损失残疾人恢复听觉的唯一有效手段。特别是在7岁以前实施手术并进行康复训练的听障儿童,绝大部分能够正常入学、回归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7岁以后进行手术,也可有效改善和补偿听力功能。

但是,由于人工耳蜗、手术、后期训练等高昂的费用,绝大部分困难家庭望而却步。

对此,从2012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五年将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列入民生工程,截至2016年底已累计对6.7万名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

更值得一提的是,省残联于2016年底启动了河南省0~14岁困难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救助工程,并确定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为我省项目定点医院。

河南省康复教育研究中心闫艳军部长说,审核过关后,这样的孩子不仅可以免费得到人工耳蜗,同时还能得到12000元的手术资助和14000元的康复训练费。

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孩子,可及时告诉他,带齐资料到当地残联申请。

除此以外,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市三院等多家医院还是省卫生计生委确定的“农村贫困聋儿人工电子耳蜗定点植入医院”。

据悉,从2013年9月20日起,双侧重度感音性耳聋列入新农合大病救助项目,人工耳蜗手术最高补偿限额为6.8万元。凡参加新农合的7岁以内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儿童(语前聋),以及15岁以内的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儿童(语后聋)均可享受此政策。从2015年开始,新农合又增加了二次报销政策,新农合患儿最多只要自付1.77万元就可植入人工耳蜗。

专家解析

耳聋人士怎么生健康孩子?

对于一个先天性听障儿童来说,导致他(她)耳聋的基因是什么?未来,又如何避免将这个缺陷遗传给后代?

“基因检测。”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中心主任廖世秀说,耳聋基因检测就是通过对患儿的DNA检测发现是否有致聋基因,从而明确病因,对耳聋的再次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意义。

目前研究表明,耳聋患者中约50%的耳聋为遗传性耳聋。GJB2是导致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最常见的基因,在我国约有21%的先天性耳聋患者与该基因相关,其次为PDS基因(即大前庭导水管,在我国接近20%)和线粒体DNAA1555G突变(1%~2%)。

廖世秀介绍,确诊为遗传性耳聋的患者,如果在择偶时避免选择与自己相同致聋基因的聋哑人,就可以有效降低生育聋儿的风险率。目前耳聋基因检测技术可以为大约60%遗传性耳聋患者做出病因诊断,诊断结果可以帮助他们正确择偶,从而有效减少聋儿的出生。(记者 李晓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