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价格暴涨99倍的原料药,药企怕断供敢怒不敢言,只能由老百姓买单。近日,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一则预警通知,涉及81种不能正常供应配送的药品。由于原料药被经销商垄断,1个月内,扑尔敏价格竟然涨了58倍,从400元/公斤涨到23300元/公斤。苯酚从230元/公斤涨到23000元/公斤,涨了99倍。(8月7日《钱江晚报》)
市场经济环境下,涨价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涨上去的。如果是市场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大幅度波动,那么就是正常现象,依靠市场自主调节机制,即可逐步恢复供需平衡,进而熨平价格波动。可如果是商家垄断市场,依靠肆意涨价获得暴利,那就属于被严厉打击、处罚的违法行为。
据媒体调查显示,扑尔敏和苯酚价格暴涨的背后,是经销商与厂家签订涨价合同,获得全国独家总经销,从而垄断了原料药供应,价格也就一飞冲天。由此可见,这是典型的垄断经营行为,经销商把控了原料药供应,就取得了谈判优势地位,药厂只能俯首称臣。
原料药是制药不可或缺的材料。为了维系正常生产,药厂需要高价购买,由此直接推升药品生产成本,而这些增加的成本,也将随之传导至药品的出厂价、零售价,最后还是由老百姓来埋单。
事实上,由于原料药被经销商完全垄断,涨价并不能激发原料药厂家扩大产能,增加市场供应,刺激市场竞争,也就没有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效应。
药品供应是社会民生问题,关系到广大患者切身利益。监管部门要清醒认识到经销商垄断原料药的社会危害性,依法对其进行反垄断调查,如果证据确凿,就对经销商采取惩罚性罚款,并强令解除非法合同,打破垄断交易链条,将原料药供需交还给市场竞争。(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