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正处于“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状态
【资料图】
一方面,受劣币驱除良币、安全事故高发、毛利率下降、新能源+储能装机运行率不佳等影响,导致储能虚假繁荣舆论日甚;另一方面,无论是从储能电池出货量,还是从新增加企业数量而言,亦或是从企业成长速度,都无一不在验证这个赛道的增长。
储能是当下最火热的赛道之一,多省市新能源政策都明确提出,新能源项目需同时搭配储能系统设施建设、并网,但在材料成本上升、行业竞争的压力下,如何助力储能提升收益成为难题。
截至2021年底,全国储能装机规模超4.26GW。中电联最新报告显示,各省规划的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合计超过60GW,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等效利用系数低、新能源配储系数低等特点,个别项目还存在仅部分储能单元被调用、甚至基本不调用的情况,储能项目的盈利水平不高。
利用率低、运营成本高、安全性没有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着新能源配储的发展。但新能源发电仍面临弃光弃风的困境、对储能的需求依然强劲,这就对储能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
“储能不仅吸引相关产业链入局加速,还有从其他行业入局者纷纷涌入。”事实上,正是由于储能的高成长性,环保行业龙净环保、食品行业南方黑芝麻等关联性不强的企业开始跨界入局。
当前国内储能就像一个初生的小孩,成长迅速,但却令人担忧。
最近,与资本和产业链狂热对比的是,有报告指出电化学储能项目实际运行效果较差,平均等效利用系数仅12.2%。其中,新能源配储能利用系数仅为6.1%,火电厂配储能为15.3%,电网侧储能为14.8%,用户侧储能为28.3%。
对于国内储能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差、安全事故频发、毛利下降等的情况,行业的确需要保持足够警惕。当前的储能行业更像处于一个草莽时代,正在经历着“群雄逐鹿”初期阶段,行业或许该期待:储能下一个潮头何时来?
混沌的草莽时代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规划的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已超6000万千瓦,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所确定目标的两倍。
巅峰认为,为了获得新能源的开发权,有些新能源投资方不得不将更多的配套储能项目纳入规划,但很多企业对于储能的实际建设、投产存在观望态度。这扭曲了发展新型储能的初衷,营造了新型储能的虚假繁荣,误导了储能行业的发展,也限制了技术的提升和运行体系的完善。
巅峰梳理资料发现,聚焦国内大型储能赛道的企业,受到“毛利率下降”“劣币驱除良币”等影响,大都未能实现市场端的业绩暴涨,不少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状态。
除了毛利率下降、劣币驱除良币等,储能还受较为密集的安全事故“反噬”。
据巅峰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国内行业内已经爆出了20多起安全事故,行业项目相继放缓。储能的安全性还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相继发布重要监管政策。
但电化学储能电芯数量庞大,电池单体颗数已经达到万级甚至几十万级,储能电站安全涉及到电气、化学、控制等多专业,当前储能仍处于运维粗放的原始阶段。
“国内储能是一个成长过程,储能是要能持续提供十来年的电能反复存储释放的服务,产业链的成熟要从源头到用户都来认识储能这个特殊产品的风险特征。”巅峰认为,有序的竞争建立在社会共识之上,更好借鉴国际经验,形成追求品质的共识,才能避免行业“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发生;而行业走向更为有序的发展进程之中,厂方、工程方、业主、行业监管共同努力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但一些抱着跑马圈地的心态的企业涌入,他们以给出行业超低价格,来获取订单,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这位行业人士表示,正是由于业主端在系统招标以低价者得之,这样也让储能安全性无法得到更好保障。
巅峰分析认为,国内发电侧强配储能在商业模式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成本的压力让业主方承受较多,导致了目前国内市场低价采购大型储能,同时传导给储能系统商也因此以成本为导向,一定程度上对成本的妥协大于安全的考量。
一方面储能仍被沦为新能源开发“新路条”,那么必将导致运行模式无法得到发展、商业模式无法健全;另一方面是储能入局者甚众,不乏投机者,行业安全性问题难以得到保障,加剧陷入混沌的“草莽时代”。
“被嫌弃”的国内储能战场
而海外市场的火热与国内市场的“冷淡”形成对比:“欧洲能源危机下突然爆发的户用储能需求,以及海外营商环境相对较好,让出海企业倍增。”鹏辉能源今年在户用储能赛道大获全胜。
鹏辉能源户用储能在今年上半年增长6倍以上。截止至2022年6月,鹏辉能源已为全球超过30万套户用储能系统提供电芯或模组,覆盖全球超20个国家和地区,2021-2022年在全球储能市场电池出货量名列前茅。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十四五”储能锂电池的总出货量年复合增长将超过50%,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逼近500GWh;到2030年,全球储能电池市场将达2万亿。其中,海外市场是重要增量。
而从各产业链企业业绩来看,储能的确已经成为不少新能源公司的第二增长线,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远景动力、中天科技、天合光能等。储能赛道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黑马”企业,比如储能公司派能科技、海辰储能和新上市的首航新能源以及华宝新能等。
近日,比亚迪全球储能负责人尹小强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一个预测:全球储能处于爆发的前夜,2023年将是爆发元年。但相对于国外市场,国内储能消费尚处于初期阶段。
当前,国外项目运营环境相对国内,更具吸引力。这也是当前阳光电源、远景动力、天合光能、双一力储能、科陆电子、晶科能源、锦浪科技、固德威等众多企业选择出海的重要原因。
今年以来,涉足储能的资本投资高达200多起,其中成功上市者就有中创新航、首航新能源、华宝新能等。从资本端而言,储能概念已经热到发烫。
最早切入全球储能业务的公司,已经收获颇多。比如,宁德时代从动力第一一举跃向储能第一,正是基于其全球储能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样,比亚迪尹小强也谈到,比亚迪储能在美国的市占率一度可超40%,如今仍保持在30%以上。
但仍需要正视的是,国外市场还远远未成为中国企业的主场,只有少数中国企业能够在全球竞争中胜出。
“如果储能发展潮头到来,那么国内依旧会是重要战场。”巅峰觉得,行业需要正视的是,储能不仅仅是一次投资,而是长久的基建,不仅关系着企业的营收利润,还关系的电网安全,甚至人身安全。
守得云开见月明?
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国内储能项目现实运行情况的让人失望,也让一些入局者的灰了心。
那么国内企业入局储能,正确的路径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稳定的商业环境、过硬的产品技术、良性的市场秩序才是一个行业扎稳根基的根本。储能的新基建特性,让其面临着市场10-20年考验,或许要求更多。
而国内发展现状显然与此距离还有点远。
“政策的窗户打开了,喇叭都吹响了,但是门口这一条道还没铺设好,但却吸引了一大群人涌到门口。出来以后,向东向西,上了桥还是下河边,不知道。”
但放眼全球范围,储能的时代正在揭幕,但下一个潮头何时到来,仍是个未知数。马斯克等众多行业大佬对储能寄予厚望。巅峰能源预测,2023年将是储能爆发的元年。
从微观角度来看,一位沿海县级水电公司的人员也告诉巅峰储能,作为传统水电公司,现在由于政策环境正在变好,想要建一座储能电站,形成企业新的增长线。尤其伴随当地海上风电、光伏等逐步实际投运,经过实际测算,未来储能电站肯定需求旺盛。但是一个储能电站项目动辄5-6亿元,希望能找到投资方,一起来建这个储能电站。像这样的入局者还很多。
无论光伏、锂电等新能源赛道的企业,亦或是水、煤电及传统行业等赛道企业寻求转型,以做好产品、服务市场为初衷,入局储能或将有一定的胜算。在经济环境如此不确定的当下,“储能”已经被市场视为确定的方向且不可错失的机会。
值得警惕的是,那些投机的故事仍在上演。一些储能公司匆匆成立,另一些则在原来毫不相干的业务里加入储能服务。
据GGII数据显示,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间,就有3万多家储能公司成立。行业人士向巅峰储能直言,这些公司里,有一部分是为了跑马圈地成立的。
比如之前有跨界上市公司对外公告入局储能,却立马收到证券问询函。这段时间,入局储能堪称“疯狂”,身边甚至有人放话,“储能变成正在变成90年代的房地产一样火热,再不入局就晚了”。这种极端疯狂,或许只会应验那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此外,还需要警惕的是,当前便携储能市场竞争已经达到“内卷严重”地步。导致一些行业人士坦言,这个赛道创业者不要轻易碰,很容易把自己“作死”。便携储能赛道的无序化竞争是储能赛道不良发展的一个“缩影”。
对储能行业而言,需要拨开这些混沌,才能真正释放全部能量,成长为下一个举足轻重的朝阳产业。
近日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表示,预计最晚后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而唯一不会出现过剩的质量上乘、成本低的电池产品。
产能会出现过剩的直接原因,是近两年下游对动力电池保持着旺盛需求,带动了上游电池及原材料大规模扩产的浪潮,丰厚的利润前景也刺激越来越多其他企业加入进来想要分一杯羹。
其实之前亿纬锂能们再次规划扩产,市场就已经开始表示担忧了。所有人都清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若新能源汽车增量不及预期,动力电池的产能将完全超出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到时候价格战会必然不可避免,进而令到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恶化,进而估值水平受到影响。
而这已经在上游企业的估值水平中有所体现了。
全产业链过剩不可避免
今年以来,关于动力电池投产或开工建设的消息几乎隔几天就会蹦出一条,照这节奏,相对于目前的装机量来说,产能堆砌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据高工锂电估计,今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90GWh,增长117%。今年1-10月,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到425.9GWh,增长166.5%。而截至今年2022年9月份,全国动力及储能电池基地产能规划超过5000GWh(其中动力电池超4800GWh)。
投资规模也令人瞠目结舌。据巅峰不完全统计,2022年内动力电池领域至少公布了75个投资计划,总投资金额超过万亿元,其中有近半项目投资规模在100亿元以上。
产能过剩是大概率的事情。
过剩的影响是全产业链的,实际上在扩产背景下许多上游材料价格早就开始松动了。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主要锂电池材料到2025年的产能规划已全部过剩,负极材料到2025年的规划总产能相当于当年预计需求的5倍,磷酸铁锂为4倍,电解液、6F、VC、PVDF、铜箔均是2倍余,隔膜约1.5倍。
今年前10个月锂电材料中仅碳酸锂、硫酸镍价格上涨;而VC价格已经下跌75%,PVDF、6F、硫酸钴的跌幅在40%或以上,6微米铜箔价格跌了20%。
过去两年里,每一个细分赛道都挤进了大批竞争者,于此同时,下游电池领域的议价能力越来越高,订单争夺趋于白热化。
以磷酸铁锂为例,得益于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的快速增长,在动力电池领域里的占比提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企业扩产积极性提升。跨界亦不鲜见,许多磷化工、钛白粉、炭材料企业凭借自主原料优势,相继布局磷酸铁锂、磷酸铁等材料生产,希望分一杯羹。
进入2022年,磷酸铁锂相关项目投资热度不减,据电池网统计在内的24个新公布投资项目中,有21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额,总计投资金额约766.45亿元,平均投资额约36.5亿元。
实际上,激励企业愿意花费大手笔投资生产动力电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新能源车产量增长对电池需求提升,利润仅是一方面。
当前上游锂矿、碳酸锂价格居高不下,中游企业需要有一定价格承受能力去竞争车企的订单,如何最大限度的摊平成本,发挥规模效应?
没错,就是靠堆砌产能。
许多企业愿意牺牲一些利润来换取订单量的增长,这个底气来自于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虽然都在给上游打工,但中游还没不至于都在亏本卖电池。
其次,近几年锂电池产线设备价格的下降,也令到整个行业准入门槛有了一些降低,规模效应叠加设备零部件国产化导致锂电设备成本大幅下降,目前国内锂电池产线单GWh产能投资价格已从原来的10亿元左右降至2.4亿元以下,降幅非常明显。
再者,动力电池投资热也与各地方政府积极招商引资有关。优质企业的电池项目能够给地方政府带来更高税收和就业前景,因此电池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比较容易获得更优渥的条件。总之,各地方政府很欢迎动力电池项目,特别是优质的电池项目,如果争相模仿和竞争的话,那么拉高产能规模是双方互相成就的。目前江苏常州、湖北荆门、四川宜宾三地规划的电池产能均超过了300GWh。
结构性产能过剩
放眼中长期,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增速换挡,投资者对电池需求能否持续高速增长的担忧也是成立的。
动力电池产能大部分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按照目前国内各大主流汽车厂商的销量规划,2025年销量超过1800万台车,按单车60kWh的容量配比,一年最多也只需要1080GWh,何况这些销量规划本身又透露着过于乐观的预期。
动力电池需求最旺盛的阶段,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迅速从低于10%快速攀升至20%以上,仅仅只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今年10月份单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突破30%,全年销量也有望突破650万辆。
而明年开始,市场又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了,先是购车补贴即将取消,增加的成本自然要让消费者背负,然而许多车企就连完成今年的销量目标都疲于奔命。
海外新能源市场方兴未艾,车企们都开始卷到国外市场了,一部分动力电池也会往海外出口,因此或许明年国内用于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就会率先出现过剩。
其次,过分产能堆砌造成的后果之一便是产品质量鱼龙混杂,落后产能的利用率较低,无法实现盈利。新进入者很多都认为投钱把产线开起来就能够生产电池了,但无法解决技术、成本、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质量跟不上下游需求,这批产品降价了也没人用,淘汰亦是必然。
而一线电池企业的产品经过下游的长期验证,与下游客户关系更加稳定,先进产能预计能够维持紧平衡的态势。一些细分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例如储能电池市场,终端场景对电芯容量、寿命存在差异化要求。尤其像280Ah储能大电芯的优质产能,随着大型储能项目如火如荼的建设,是更加紧缺的,今年也遭到下游的哄抢。
当新进入者还在扎堆磷酸铁锂电池的时候,一些企业已经在研究更先进的电池材料了。宁德时代、德方纳米、当升科技等企业已开始投资布局磷酸锰铁锂电池的产业化。磷酸锰铁锂相比磷酸铁锂具备高电压、高能量密度以及更好的低温性能,且锰矿资源丰富,相比三元材料具备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循环次数以及更稳定的结构。
此外,还有钠电池、钒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也有望削弱对落后电池产能的需求。
如何作调整?
“动力电池的需求,可能三倍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做过这样的推测。伴随近几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的发展轨迹,不难理解院士的判断依据。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经由内卷走向了外卷。
今年国内动力电池出口的增长就非常迅猛,今年1-10月,我国动力电池出口量已超100GWh,达105.3GWh。产量和国内装车量的差值里,大部分用作了出口。其中像欧美发达地区的老牌车企对电池质量性能有着更高的验证要求,并要兼顾绿色制造的属性,从这一点看出我国头部企业先进产能的优势。
除了北欧、中国,大部分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导入阶段,有巨大的动力电池需求。而国内锂电产业链相对国外具备产能和成本优势,这一点不容易被外企回流本土轻易削弱。尽管一些非市场的因素会给中国锂电池出口造成阻力,近几年锂电企业开始在海外投资建厂,从而保障了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年初至今,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远景动力等企业相继宣布获得海外车企动力电池订单,合作签订周期以3-5年为主。
其次,动力电池的使用,关系到更深远和广阔的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消纳需要能量载体进行储存,以平抑发电波动性和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终端用电侧通过储存电量来对冲电价波动,以降低用电成本。储存上比较依赖电化学的形式,优势在于可快速实现充放,且近几年成本逐渐在降低,经济性凸显,如今占比接近九成。
根据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将达到500GWh。储能电池在能量密度上要求不如车用电池,其实能够很好的承接一些相对逊色的电池产能。动力电池扩产规划里,用于储能的电池虽占据一小部分产能,但本质都是锂电池,不排除电池企业会根据需求程度调整方向的可能。
从以上角度去思考,规划目标或许是在更宏大的叙事背景下去提出的,能够用于市值管理和争取地方优惠政策,但实际发展目标仍要切合现实需求。
产能过剩是资本周期的常见现象,当下游行业发展逐渐步入更加注重质量和产品创新的阶段,锂电产业链通过技术迭代、升级形成的先进产能反而会显得更加稀缺,真实的有效产能也会远低于规划产能。
但股市里那些通过规划产能和未来畅想撑起来的估值泡沫,或许也是要到考验的时刻了。
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能并早并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按照“应并尽并、能并早并”原则,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及时并网,允许分批并网,不得将全容量建成作为新能源项目并网必要条件。
目前正在有越来越多的地区要求新建风电、光伏项目必须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储能系统,并且大多数地区明确要求储能系统随风电、光伏项目同时开工、同时建设、同时并网。这也给目前储能项目的建设带来了类似风光项目的年底“抢并网”现象,并由此引发大部分项目进入四季度才真正进入建设施工阶段,进一步加剧了价格厮杀和供需失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