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动力电池产业链向西部地区聚集的现象也越发明显。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日前在四川宜宾召开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向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尤其是四川转移,是一个必然趋势,四川将成为我国最具潜力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乃至全球电池的生产中心。
西进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资料图】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是我国能源化工及有色金属产业重地,磷矿资源丰富、磷化工及锂电池等产业基础比较好、规模效益明显。以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带动了对锂矿、磷矿等矿产的强劲需求。
据了解,7月29日,亿纬锂能成都动力储能电池一期项目建设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分两期建设年产50GWh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7月30日,宁德时代与成都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此同时,宁德时代、时代电服、时代永福分别与新津区政府、成都交投集团、成都环境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除成都外,在四川省内,宜宾市今年1-7月份共签约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48个,眉山市也先后引进锂电产业项目33个。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锂矿等矿产资源需求强劲,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西进越发明显。
“西进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张翔表示,第一,西部地区例如四川拥有丰富的动力电池原材料,在当地建厂后,相关物流运输成本较低。第二,西部地区的政策更好。比如,西部地区国土广阔,土地更便宜,政策更好,人力成本也更低。第三,由于当前动力电池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需要扩大产能,因此众多动力电池产业西进聚集发展。
“‘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发电市场爆发,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新能源发电和新型储能的大幅投入,也对动力电池产业链的行情起到了一些支撑作用。”祁海珅表示。
记者了解到,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曾表示,将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的复杂多变及海外矿产投资风险提升,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勘探、开发国内资源势在必行。
做大动力电池,创新很重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产销规模创新高,市场占有率达到21.6%。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一路攀升。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主要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可以预计,巨大的市场将推动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进一步快速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江西新余、江苏常州、福建宁德、江苏常州、河南新乡等地都在抢抓机遇,加码投资布局。有观点认为,现阶段,如何找到精准定位、避免低端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成为摆在动力电池行业面前的一道待解题。
在张翔看来,应该客观看待这一现象。“现在投资的一些企业一般都是头部企业,有技术优势,可以控制技术水平,因此,不能简单地认定为低端重复建设。同时,在行业发展过程中,肯定有竞争,且竞争无处不在,这将促进行业高速、健康发展。”
“做大动力电池产业离不开创新。动力电池创新不仅需要材料科学,还涉及很多交叉学科,这是动力电池行业共同努力奋斗的方向。要加大基础学科和底层研发的投入,毕竟锂电池产业升级是要向固态电池迈进的。先做到‘固液混合’,再向全固态电池进军,应该是动力电池行业的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路径。”祁海珅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