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闻】刘备病逝前,为何任用李严成为托孤重臣,原因一目了然
来源:史海小浮沉 | 2023-06-02 07:55:39

章武三年,行将不豫的刘备将诸葛亮召到榻前托付后事,并且真挚地说:“你的才能高于曹丕十倍,我死之后刘禅若是可立之君,则请辅佐他;若他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那么你可以取而代之。”听到刘备的话语后,诸葛亮大惊失色,惊讶过后,涕泗横流,对刘备连声说必当倾情辅佐后主。后来刘备死后,诸葛亮不管如何位高权重,一直处在臣子的位置上,一直到病逝五丈原,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是口口相传的刘备托孤的故事,传播度很大,故事也很感人。但是退回到真实的历史,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故事的原貌远非如此,刘备对诸葛亮并不是那么的放心,诸葛亮也没有那么真情流露,因为在气息奄奄的刘备的榻前,绝对不止诸葛亮一个人,在这个感人肺腑的托孤故事之中,还有一个令人难以忽略的主角,那就是蜀汉大臣——李严。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李严传》中记载:“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与诸葛亮一同接受托孤重任的人,就是这个李严,当时诸葛亮相当于刘备的“托孤正大臣”,而李严则做了诸葛亮的副手。


(资料图片)

关于刘备死后李严也一同肩负大梁的事实,在后面的记载之中也有佐证。《三国志李严传》记载:“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诸葛亮征讨汉中,李严担负镇守后方的重任。

在说服孟达重新归顺蜀汉一事上,李严曾经给孟达写过一封信。他在信中提到:“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而诸葛亮也在写给孟达的信中说:“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李严在和人的书信之中将自己和诸葛亮并称,并且之后还得到了诸葛亮本人的亲口承认。从种种事迹之中都表明,李严在蜀汉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在临终前刘备的信任名单之中,李严占据了第二顺位。

那么,李严何德何能,能够和与刘备交情莫逆的诸葛亮一同担任托孤大计呢?其实这是刘备私自做出的一个决定。刘备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考虑到益州的内部派系关系,二是针对诸葛亮。

在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在刘备的领导之下,政坛之上有两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一支是荆州系,包括早逝的庞统,以及费祎、马谡、马良等一大批荆楚俊杰,而核心人物自然是诸葛亮;另一支则是东州派,包括法正、李严、董和、许靖等人,这些人都是在刘焉父子时期任命益州的人,在刘备取得益州的过程之中帮了大忙,因之而在蜀汉建立之后成为了蜀汉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在蜀汉建立的初期,因为政权草创,百废待兴,而荆州、东州两派的重臣各有优劣,所以双方的相处在大体上还算融洽。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益州派的首领法正病逝,其余人要不老去,要不就威望不够,而荆州这边诸葛亮的名望则越来越大,于是逐渐演变成了荆州派一马当先的局势。在刘备在世的时候,凭着他的影响力,还能够调和两派的平衡。但是如今刘备时日无多,只要他一旦去世,那么必然会使得荆州派一枝独秀,不仅益州派失势,就连刘氏一族的位置也不稳固了。

而从年龄、资历、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后,李严是益州派之中唯一一个能够挑起大旗的人了。于是出于派系平衡的考虑,刘备在将后代托付给了诸葛亮的同时,又提拔了李严作为“副托孤大臣”,目的就在于牵制诸葛亮的手脚,不让他肆意妄为。

这当然会引起诸葛亮的不满,面对这个凭空出现的对手,诸葛亮心中很是反感。而李严又如何是诸葛亮的对手?在几年之后,诸葛亮将李严的位置给拿下了。自此之后益州派再也没有一个成气候的领导,能够带领益州派和荆州派分庭抗礼,一直到蜀汉灭亡为止,都处于被打压的状态。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