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现金贷,更需追问背后用户信息泄露
来源:新京报 | 2017-11-08 09:16:33

新京报漫画/高俊夫

金融观察

当我们在追问现金贷商业模式之时,或许更值得追问的,是其从用户获取、资金来源、风险管理等每一个环节背后的利益链条。

因趣店、拍拍贷等一批现金贷APP公司递交招股书宣告进入资本市场。这一被指脱胎于校园贷、模式自带高利贷“原罪”的互联网借贷模式,再一次被置于炭火之上。

据新京报报道,一些现金贷平台并不仅仅满足于应用上的导流入口带来的收益,除了明面上的流量交易,用户数据还在暗地里被平台多次倒卖。在应用里,你若想获得较高的贷款额度,填写的资料自然是越详细越好。除了常规的电话号码、身份认证、银行卡等信息外,平台往往还会要求用户填写社保、车辆、公积金等个人信息。而这批有强烈借贷意愿的客户的资料,自然也价值连城。在羊毛党的圈子里,有一个“骗资料”的说法,就是指某些平台打着现金贷的名义骗取用户的资料,实际上并不会放款,只是通过贩卖资料赚钱。

伴随前一段时间的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潮,对现金贷商业模式的追问也从未断过。主打小额、短期的现金贷商业模式核心,在于以高定价覆盖高风险。对于其风险控制的疑问,以及如何对用户群体进行筛选,这些都是现金贷平台遭遇质疑的“原罪”之一。

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一般倾向于服务有完整信用记录的人群。而现金贷理论上的目标客户是有合理需求、有稳定收入和还款能力的群体。现金贷能够弥补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群体覆盖不足的短板,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金融服务小微群体的意识。

但是,以包括现金贷及此前P2P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在“看起来很美”的普惠金融概念下,呈现的却是风控不足、成本极高,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介入的现实窘境。在一般的现金贷风险模型中,对欺诈借款风险的把控是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反欺诈和风险定价把用户的大数据转化为实质结果,以此来指导监控业务流程风险是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

但是,这里就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是用户的大数据要从何而来?是通过其他平台的引流,还是通过“数据共享”去挖掘那些重度借贷用户?二是风险控制的结果,必然意味着用户数据在平台面前的完全透明,而用户数据的使用方式和渠道却处于完全不透明的状态。

在个人隐私数据使用不透明的情况下,可以说数据泄露与隐私贩卖也是情理之中。相信大多数人都收到过类似“要不要贷款”的电话,大数据买卖“导流”所造成的不仅仅是令人厌烦的骚扰,更重要的是侵犯了个人隐私,甚至成为了后期暴力催收的一大法宝。

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旗帜下,现金贷商业的合法性一直处于模糊地带。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线上应用的APP,更是牵涉到用户安全、借贷关系以及贷后管理等诸多方面。无论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都容易成为推倒多米诺骨牌的诱因,所牵涉的就不仅仅是金融风险,甚至会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各地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对“现金贷”业务进行清理整顿,一些地区已开始对相关机构摸底。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现金贷的监管还在酝酿之中。当我们在追问现金贷商业模式之时,或许更值得追问的,是其从用户获取、资金来源、风险管理等每一个环节背后的利益链条。也只有真正还原利益链,监管的触角才能够有的放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