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转型升级“药谷”遍地开花 “药谷”发展应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来源: 经济参考报 | 2018-06-22 08:19:51

近年来,生物医药在我国崛起,已覆盖肿瘤免疫治疗、细胞/基因治疗、创新医疗器械、下一代基因测序等前瞻性领域。正是看到生物医药的巨大前景,近年来我国已形成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专家指出,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其集群现象非常明显,而一批具有创新性的“药谷”将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健康产业转型升级 “药谷”遍地开花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卫生与健康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心和重视。而健康产业也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朝阳产业”。不少城市大力促进医疗服务与养老、旅游、文化、体育、餐饮、生态、贸易、金融等行业深度融合,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与健康需求的同时,为经济发展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能。

记者发现,随着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功能齐全的医药基地(俗称“药谷”)遍地开花。近年来我国已形成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等多个专业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未来我国将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药谷”,助力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生产、基因检测、精准医疗等大健康产业发展。

近年来,工业城市哈尔滨宣布打造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形成“中国北方药谷”,重点推进抗体药物、靶向药物的产业化,积极开拓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新模式。

2018年,南京江宁高新区宣布启动建设“中国药谷”,生命科学智库同期成立。“中国药谷”将以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为龙头,建立国内前沿的新药、医疗器械与健康产业基地。

2017年6月,湖南省政府印发《支持湖南健康产业园核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将重点发展医疗服务、生物医药、中医药服务、健康养老服务等产业,健康产业园以湘潭昭山为核心区,长沙高新区和株洲荷塘区为产业基地。健康产业园核心园区(昭山)总规划面积约36平方公里,总建设用地约10平方公里,核心园区将依托长株潭“绿心”的生态资源,通过引领健康产学研的新路径,重点发展生物技术、医疗服务、康复颐养和现代中医药等高端产业,打造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多产业融合集聚的大健康生态圈。

记者了解到,目前,湖南健康产业园核心园区(昭山)设立一年来,引进了恒大健康产业园、北大未名(昭山)生物医学创新示范园、美国新途病理检测中心、湖南惠景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湖南健康产业园医学、医疗、医药(三医)创新中心等项目。在湖南省卫计委的积极推动下,湖南健康产业园核心园区正在全力推进湖南生物细胞研究中心项目。

医药基地搭台 助力新药研发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生物医药早已成为其重点发展的科级产业。1992年7月,张江高科技园区建园,确立生物医药为重点发展的科技产业之一。1996年8月,国家科学技术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在这里共建“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

据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楼琦介绍,历经20多年的开发,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实现了从全球集聚到创新引领的快速发展,建设了全球瞩目的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成为研发资源高度集聚、创新成果快速涌现、新技术新模式率先突破的标志性科技园区。目前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已涵盖了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国际医学园区和张江现代医疗器械园。生物医药产业高密度覆盖的区域近20平方公里,约占张江科学城规划面积的五分之一。

医药基地搭台,新药研发唱戏。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药谷”已经形成了高度集聚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能满足新药研发全产业链的需求,形成从新药探索、药物筛选、药理评估、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注册认证到量产上市的完整产业链。

楼琦告诉记者,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已成为张江生物医药创新集群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承载。政府主导建设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以及鼓励企业建设的各类技术服务平台,总量已超过80个,覆盖了新药筛选、工艺路线设计、质量研究、药效学试验、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和药品上市等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满足了大批新药创制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创新企业的需求,降低新药研发成本,有效加快新药创制进程,并助推了一批中小微创新企业药物研发模式创新。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投资者的关注点将从企业当下业绩转变为在研药物未来的临床价值和销售潜力。借助资本市场,我国将涌现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药企业。

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副主任张华说,在上海,创新型的药企只需“轻装上阵”搞研发,而将制造环节委托给有资质的企业进行代工,从而大大加快创新产品的上市步伐。

以张江药谷为例,其在抗体类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小分子化学药、微创介入治疗器械、快速诊断试剂等细分领域形成了显著竞争优势,在肿瘤、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重点治疗领域实现突破,涌现出一大批填补行业空白的创新药物。

“药谷”发展应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目前,全国多地正在大力推进“药谷”建设,打造生物经济集聚高地和产业创新策源地,努力把生物健康产业打造为下一个万亿产业。记者调查发现,在各类药谷遍地开花的同时,总体上缺乏国家层面的布局规划,各药谷之间缺乏战略上的筹划和信息上的沟通,造成同质化竞争的情况。

专家指出,中国生物制造技术及产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重视自主创新。应在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区域,形成生物产业聚集区和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未来,各大医药基地应积极促成生物技术向产业化转化,鼓励制药公司加强与生物技术公司合作进行新药、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良性发展。

专家建议,“药谷”发展应走差异化竞争之路,政府应根据区域本身的特征与其优势产业对“药谷”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为药谷的发展精准定位,集聚各种创新要素,推动前沿技术的交流和交易。

楼琦等建议,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可以利用科研与人才优势,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加快创新药物的发展与研发;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如云南、湖南等地可以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促进现代中医药发展,形成有创新性、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医药基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