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时隔8年重启的三层考量 一是巩固共同利益
来源:中国新闻网 | 2018-04-17 09:11:09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于15日至17日应邀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并同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主持召开中日第四次经济高层对话。这是该对话自2010年来首次举行。

北京专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作为两国间最高级别经济合作机制,此番中日经济高层对话重启,至少有三层考量。

4月1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东京同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共同主持中日第四次经济高层对话。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摄

一是巩固共同利益。

随着去年11月两国领导人就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当前双方经贸合作正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2017年,中日双边贸易重返3000亿美元规模,日本对华投资加快回升,中国对日跨境电商、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经济模式投资亦有所增多。

“中日经济高层对话重启说明两国认识到实现进一步发展需继续加大经贸合作。”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表示,去年中日双边贸易额取得大幅增长,为进一步扩大深化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更让双方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好处。

中日双方另一共同利益来自区域合作。尽管过去几年中日关系出现杂音,但东亚合作大趋势并未改变,区域合作深化让各方受益。

继续加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料将成为此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重点。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15日在东京会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时表示,要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努力尽早达成现代、全面、高质量、互惠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协定。

二是拓展合作空间。

多年来,无论中日政治关系如何起伏,经贸合作一直是两国关系的重要“压舱石”。

自1993年起,日本曾一度连续11年位列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截至去年12月,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不过,随着中国加快发展转型脚步,两国经济、产业互补格局出现一定变化,并在部分领域产生竞争。

“未来十年,中日经济关系将呈现竞争与合作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金波表示,今后中国将不再主打劳动力、低端产品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日两国变为对手,双方有望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在高科技、服务业等领域实现更高水平互补。

2017年以来,日方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态度更加积极,中日两国围绕在沿线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已由共识逐步转变成积极行动。

在王金波看来,中日经济合作必须避免恶性竞争、摈弃零和思维,同时跳出两国市场的范畴。他举例说,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可借“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合作,争取在第三方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三是支持自由贸易。

中日重启经济高层对话的一大背景,是当前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受到威胁。在对华挑起贸易摩擦之前,美方亦曾对美日贸易逆差抱有怨言,并称日本市场“不公平、不开放”。

在周永生看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中日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需求。他直言,如果日本对此认识不够,继续把自身利益与美国捆绑在一起,将对其经济复苏产生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日方官员已表示愿意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认为贸易保护措施对各方均没有好处,愿同中方加强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合作。

王金波对此指出,中日两国经济体量巨大,且均主张发展外向型经济。如果双方能通过经济高层对话就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一致发声,将对世界经济进一步增长产生积极意义。(记者 王恩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