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装载着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展品的今年首列“中欧班列-进博号”抵达上海,这也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第三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
(资料图片)
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的货运列车成功开行。10余年来,中欧班列硕果累累,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
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上阵阵的驼铃拉开了中国与亚欧各国交往的序幕。如今,“钢铁驼队”沿着一条条铁路线继续撰写着丝绸之路新的传奇。
25个国家217个城市
中欧班列“朋友圈”持续扩容
中欧班列完善了亚欧陆路运输网络,构建起了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畅通安全的亚欧物流新通道,形成了“海陆互联、多向延伸”的空间布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10月1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9月底,中欧班列已经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累计开行超过7.8万列,运送货物超过740万标箱;运送货物占中欧贸易总额比重从2016年的1.5%提高到2022年的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班列10余年如一日的稳定运营,展现了合作共赢、互利共生的理念。中欧班列的“朋友圈”持续扩大,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之一。
《证券日报》记者从满洲里海关了解到,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于2013年9月30日正式开行,截至2023年9月份,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已超2.2万列。同时,随着列车换装能力多次升级,以及海关部门压减申报转关环节等,国际联运更加高效便捷。
再以中欧班列(中豫号)为例,据铁路部门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郑州铁路口岸始发终到的中欧班列(中豫号)数量已超过8000列。如今,中欧班列(中豫号)已形成8个口岸进出境、21个境外目的站点的国际货运班列体系,铁路网络遍布欧亚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为河南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强力支撑。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胡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呈现出运力强、辐射广、口岸能力大幅提升、枢纽城市发展迅速等特点。
货物品类拓展升级
新业态不断涌现
历经10余年发展,“钢铁驼队”将“中国制造”源源不断运往欧洲,也让越来越多的欧洲产品走进中国。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10余年来,中欧班列运送货物品类不断拓展升级,目前已扩大到53个大类、5万多个品种产品。
丛亮表示,中欧班列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累计运送货物超过3000亿美元,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专列”“邮政专列”以及“班列+园区”“班列+口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在产业、贸易、投资、就业等方面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带来了大量发展机遇。
“我国与共建国家国际物流通道持续拓展,有力促进了贸易增长。”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10月1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期,海关总署组织编制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指数,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互利和贸易促进4个维度,全面、系统地展示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外贸发展取得的成就,该指数由2013年基期的100升到2022年的165.4,共建“一带一路”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持续增强。
“中欧班列带动了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营,在中欧班列起始和终到站点、中转基地以及沿线城市,出现了若干为中欧班列服务的新业态和商业模式,推进了沿线各国商业发展。同时,中欧班列使中西部企业率先摆脱进出口贸易对海运和空运的依赖,并推动中西部地区优势资源和品牌拓展外部市场,增加了货运量,降低了运价,扩大了中西部地区企业的“朋友圈”。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欧班列近些年不仅在进出口货物量上实现了高速增长,还在开行列车次数以及运载货物箱数等方面不断突破,有力促进了我国与共建国家的贸易往来和人员交流,继而为我国外贸稳定以及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提供了支撑。
“钢铁驼队”动能足
中欧班列将继续跑出加速度
当前,一列列“钢铁驼队”已逐步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未来中欧班列的发展潜力仍相当大。
“现阶段,数字化、智能化为中欧班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模式创新空间。”陈建伟分析,首先,可以探索构建中欧班列大数据平台,实现运力、路线、订单等信息数据共享,不断提高信息系统协同性,实现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欧盟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其次,可以探索推动供应链物流数字化改造,探索中欧班列装运货物绿色智能标签,实施全链路货运智能监控,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输碳排放;再次,可以探索完善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实现跨境支付结算数字化,降低贸易成本;最后,可以探索发展数字贸易新模式,建设电子口岸、云交易等平台,实现贸易数字化。
“中欧班列发展潜力很大,效能提升空间也很大。”胡钰表示,未来可通过郑州、重庆、西安、乌鲁木齐等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形成“枢纽点”,通过枢纽点之间的高铁连成“线”,以辐射更多的区域,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我国经济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