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之中的《上海堡垒》赔本或超3亿元 波及超20家公司
来源:证券日报 | 2019-08-19 11:27:50

毫无疑问,今年的暑假是属于哪吒的。8月18日零点,《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冲破40亿元票房大关。

一边是欢喜,一边却是忧愁。今年暑期,多部种子影片未达预期,表现不佳。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改编自同名科幻小说的《上海堡垒》。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上映10天,《上海堡垒》累计票房仅为1.21亿元,豆瓣评分仅为3.2分(其中1星占比为62.1%),淘票票评分为5.9分,猫眼口碑评分为5.8分。

对于《上海堡垒》口碑、票房双坍塌,有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剧本到特效再到选角都有一定的问题。电影拍摄需要一定的周期,几年前,没人会预估到影片做成这样会赔本,当时也不必追求极致,但几年的时间,市场和观众发生了改变,这是《上海堡垒》失败的原因。”

口碑、票房齐坍塌争议之中的《上海堡垒》

7月份,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暑期档仅有《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部称得上爆款,希望更多种子电影上映后能有好的表现,其中,他就提到了《上海堡垒》这部影片。

《上海堡垒》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方面,电影改编自的同名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珠玉在前,人们对于暑期档的这部科幻影片给予了厚望;另一方面,流量明星鹿晗和影后舒淇的合作,也为这部电影带来了较高的关注度。

而事实是,《上海堡垒》并未实现《流浪地球》的辉煌,而是惨淡收场,上映10天,其票房仅仅冲破亿元大关。更有网友评价称:“《流浪地球》为中国科幻电影打开的一扇门,被《上海堡垒》关上了。”

近日,有网友向《证券日报》记者反映,《上海堡垒》疑似下档。对此,记者发现,电影并未下档,只是随着新片的上映,排片量骤减至几百场。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8月9日,《上海堡垒》上映首日,全国排片为13.8万场,8月10日-8月15日,排片量分别为6.1万场、4万场、2.8万场、2.3万场,1.9万场、1.7万场,而8月16日骤减至763场,票房仅为12万元,17日为740场,票房为14.8万元。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之前也出现过很多类似的影片,首日表现不错,但随着口碑的下滑、上座率不佳,排片量就会大大减少。”上述分析师称。

事实上,《上海堡垒》一直以来就处于舆论风头。首先,在电影未正式上映前,部分影院利用流量明星抬高路演价格,近千元的电影票价备受质疑;上映首日,《上海堡垒》又被爆料疑似票房造假,存在影片非正常排片的情况。

此外,8月12日,该部电影又因宣传片中涉嫌抹去水印盗用他人作品,被作者要求道歉和赔偿。

伴随舆论而来的是《上海堡垒》票房表现、口碑双坍塌以及官方的连续致歉。

不过,也有观影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时认为这部电影也有可取之处:“其实技术层面来讲,有些特效还是很好的,但是剧情是真的非常烂,完全没有逻辑。”

赔本或超3亿元波及超20家公司

据了解,《上海堡垒》号称筹备长达5年之久,投资3.6亿元。

不过,如此成本高、耗时久的《上海堡垒》,目前,却只实现了1.21亿元的票房。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上海堡垒》的坍塌,波及20余家公司。根据灯塔专业版显示,《上海堡垒》的出品方包括13家公司,而发行方包括9家公司。华视娱乐、中国电影、腾讯影业、天津北方电影、北京聚合影联5家公司共同出品,天均回声、灵龙文化、鹏城海影视等8家公司联合出品;中国电影、北京聚合影联发行,腾讯影业、上海电影等7家公司联合发行。

在众多出品的影视公司中,目前最明晰的是华视娱乐。根据2017年华视娱乐发布的招股书显示,《上海堡垒》拟投资金额为1.08亿元,投资金额占比30%,以此推算,《上海堡垒》的投资总金额在3.6亿元左右。

虽然未正式下档,但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排片率大量下降,上海堡垒的票房上限十分有限了。但1.21亿元的票房,与3.6亿元的投资成本相比,相差2.39亿元,可以说,《上海堡垒》的投资完全打了水漂。

上述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3.6亿元来推算,《上海堡垒》的票房需达到10亿元才能回本,而1.21亿元的票房,到片方手里可能只剩下三四千万元,保守估计,大概赔至少3亿元。”

另外,《证券日报》记者在华视娱乐招股书中发现,这家公司和鹿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7,由新希望集团、鹿晗和清流资本总经理王梦秋、共同成立的清晗基金,华视娱乐是其参股股东,认缴出资额为900万元,出资比例为13.85%。

此外,鹿晗此前主演的电视剧《甜蜜暴击》,华视娱乐集团也是联合出品方之一。而华视娱乐投资4800万元,占比40%的,改编自日本同名动漫的电影版《秒速五厘米》,此前也有消息称男主角是鹿晗,虽然开设了官方微博,但是这部电影最终没了下文。

如此看来,因为与华视娱乐之间的这层关系,鹿晗出演《上海堡垒》也在情理之中了。

流量明星“保鲜期”有限爆款电影内容才是王道

在业内看来,《上海堡垒》对于电影市场而言,是一份迟来的反面教材。

“《上海堡垒》算是一个迟来的教训,从过去来看,也有和它相同经历的电影,包括《神探蒲松龄》、《阿修罗》等,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这样的电影筹拍期需要两到三年,等片子上映的时候,阵痛期才会出现。以后应该不会再有此类的影片出现,因为大家真的赔不起了。”上述分析师称。

事实上,《上海堡垒》的坍塌,流量明星的号召力再度引发业界关注。

有电影从业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2016年,鹿晗主演的《盗墓笔记》票房超过了10亿元,这是流量明星加IP在当时的票房号召力的展现,要知道,那部电影的豆瓣评分也仅为4.7分,但是,短短3年,鹿晗也在发生改变,流量明星的保鲜期有限,鹿晗也流失了大量的粉丝,不再是当年的“顶流”,从而票房号召力就会大大减弱。

除此之外,整个电影市场风向、观众的接受程度也在发生改变。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上海堡垒》的失败,侧面佐证了电影内容为王、口碑为王趋势愈来愈明显。

上述行业分析师认为,目前,电影行业的口碑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口碑,另一种则是相对口碑,绝对口碑则是例如《我不是药神》、《哪吒》覆盖整个年龄圈层的影片;而相对口碑则是聚焦于某个特定的年龄圈层,极大程度满足他们的观影诉求,例如《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熊出没》系列等,抓住绝对口碑或者相对口碑,票房才会得到保障。

“其实,不仅仅是整个电影行业有内容为王的趋势,电视剧、综艺、网络大电影、游戏等全娱乐行业都有这样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需求也在提高,现在,整个行业寻求精品的趋势也愈发凸显。”该行业分析师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