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只见奇观不见情?
来源: 新京报 | 2018-08-01 09:13:36

《四大天王》官方海报上的武则天(刘嘉玲饰)。

《四大天王》官方海报上的狄仁杰(赵又廷饰)。

徐克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以下简称《四大天王》)在上周末上映,作为《狄仁杰》系列的第三部,讲述了大破神都龙王案之后的狄仁杰陷入了武则天的权力之争中。影片上映后褒贬不一,对徐克特效画面的赞叹和对他故事讲述能力减弱的失望成了讨论的中心话题。

“克”到骨子里的奇思妙想

把克苏鲁元素用得淋漓尽致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已经是《狄仁杰》系列的第三部电影,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几乎每场电影散场后,总会有那么几个人眼中闪着狂喜,嘴里吐出几个字眼:克苏鲁。

克苏鲁是以美国文学家H·P·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为基础而构造的架空幻想体系。今天能见到的幻想故事,十有六七都可以在克苏鲁神话体系里找到源头,其名单包括而不限于电视剧《双峰》《真探》,电影《迷雾》《加勒比海盗》,甚至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数码宝贝》和《太阳之子》……

尽管我们能在很多流行文化里见到克苏鲁的身影,但是在国产电影里曾是一片空白。狄仁杰系列第二部《神都龙王》中,东岛人用秘术变异人类、召唤海怪就已经是克苏鲁元素的简单尝试,这一部里则把该元素用得淋漓尽致,无怪乎我们从第一个奇观开始就大呼“这很克”了。

狄仁杰一行人是克苏鲁故事中常见的调查员形象,首先要发现邪门的案件,接着踏上漫漫的调查之路,在真相越来越明晰的同时,自己也陷入邪神的重重陷阱。而论及视觉元素,那无脸族人操着的奇怪语言、他们颌下垂着的丝丝触须、种种幻觉和呓语,乃至于最后一战中让很多人觉得恐怖的眼球怪物,无不让人想起克苏鲁故事中那些离奇案件和可怕的非人怪物。

但如果你以为“很克”的仅仅是视觉那就大错特错。狄仁杰怀着“真相必须强求”之心来到大理寺,接过亢龙锏,也只是他黑暗宿命的开始。由于讲述中年狄仁杰的《通天帝国》在前,所以后续故事中,我们可以确定原本意气风发的大唐年轻神探们一个个陷入命运的漩涡,而一切都与武则天的欲望有关。当然武则天自己也没有好很多——当彩蛋中她敬拜的那尊邪门的塑像与第一部的巨像对应起来时,你就知道那是她一步步将自己或者大唐打造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祭品。

徐克是讲述Bad Ending(悲剧结局)的天才,也许只有在这种系列片里才能一展拳脚。每个人都逃不出宿命,这种“克”到骨子里的感觉,令奇幻传奇爱好者着迷。

特效和奇观先行,用故事服务“玩法”

所谓“徐克大法好,能飞绝不跑”,徐老怪出手自带七分怪力乱神,并且始终代表中国电影工业的前进方向。但这种极度追求特效和场景的电影,对于近年来追求“讲个好故事”的中国观众不啻一场灾难。

对故事有高标准严要求的观众可能会失望,这不算是一个逻辑无可挑剔、情节丝丝入扣的故事,至于它能不能顺带揭露一下人性,更是取决于观众是否足够入戏。

想看大唐福尔摩斯的观众,也可能不满。说好的“神探”呢?想看到推理过程获得解谜快感?不存在的,这甚至不算是一部推理片,大boss在前半部分就已经浮出水面,哪还有推理的空间?

这系列明显是特效和奇观先行的电影。就算主创人员本意可能并非在此,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也的确是用故事去服务“玩法”。

2002年张艺谋《英雄》上映开始,国产电影无可避免地卷入了拍“大片”的漩涡,近几年来更是进入IP时代,国内观众也是被熬坏了,发现国产大制作电影纷纷开始不好好说话之后,对“讲个好故事”特别上心,这固然是观众对观影行为负责的体现。但用故事打动人和用玩法打动人原本就没有高下之分,后者更加不是原罪。

你会发现一众活跃导演之中,徐克始终是把特效和故事结合得最好的那一个,他始终在借助技术实现理想的表达。实际上旧技术难以表现的脑洞,也只能用技术更新来解决,一些灵光耀目的时刻由此而生。比如《神都龙王》里面水中龙马的设计,就是独得唐传奇三昧的意象。而在《四大天王》中,什么国师的幻觉、野寺的金鱼、广目天王的造型、圆测幻化的白猿,又把佛法与邪神的对抗形成完美的闭环。

这时就可以看出,徐克绝不只是想要讲几个好故事罢休,他的厉害之处是用他的奇思妙想,为你打造一个大唐奇幻史诗的世界观。这是一个高密度的螺蛳壳,至于这坑跳不跳就是你自己的选择了。

当然,填平这个坑的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爱上一个全新的世界和全新的狄仁杰真的很难。记得八年前《通天帝国》刚刚上映时,曾经涌现出很多体察入微的争议,比如“狄仁杰怎么会武功”“鹿怎么可能说话”“武则天的眉毛是怎么回事”。

八年过去了,现在我们知道,这些在八年前的追问,八年后也没有停止,并且未来很久都不会消失。 文/暗号(影评人)

徐克还能帮我们实现江湖梦吗?

情感元素逐渐退让,卖点是“奇观”

很多人说喜欢徐克的片子是因为他的脑洞跟一般人不一样,喜欢他片中的视觉奇观,但我最喜欢徐克作品的部分往往是情感最浓烈的那些,比如《梁祝》对梁山伯与祝英台两小无猜情感的演绎,《新龙门客栈》莫言说不出口只能借酒流下的一滴眼泪,《青蛇》中白蛇产子令法海对人妖境界大生迷惘,《黄飞鸿》里的一颗拳拳民族自强心……这些作品都拥有当时年代的奇观画面,同时人物情感的共鸣度极高,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

2000年之后,徐克作品有一个趋势就是奇观式画面越来越强,打造出国内视效第一人的品牌,但是过去作品中浓烈的情感元素逐渐退让,看完整部作品让人印象最深的可能都是某个惊心设计的画面,比如《神都龙王》的水下怪物,《四大天王》眼球蹦出,《狄仁杰》系列逐渐成为一个“奇观系列”。虽然从《通天帝国》开始它是开创了一个古装探案的新类型,但之后《神都龙王》和《四大天王》里的探案元素基本都沦为一个包装或者一个噱头,真正的卖点还是“奇观”。

当然,能够在视觉上做到第一人已经十分成功,只是站在对徐克更高要求的这个标准上,我对《四大天王》感到很失望。失望于它的整个故事,失望于它的人物,失望于它的情感。

故事逻辑脆弱,太注重视效

整个故事就是武则天因对皇帝把亢龙锏赐给狄仁杰不满,暗中派人夺回,其中夹杂着方术人士对武后的催眠,使得狄仁杰还得破真龙飞天案。故事讲得七零八碎,线索出现得十分随意,各种强设定比比皆是。比如武后找的方术团队,几乎每个人都是反派,只有马思纯演的水月和其他人不同,而她为何如此有什么目的,完全没有解释。只是和林更新演的沙陀忠来了几段没有前因后果的调情,似乎只是为了让电影有一段年轻点的感情戏,但真的很让人尴尬。

再说狄仁杰和武后两个主要人物的状态,几乎也没有任何变化。狄仁杰就是忠心又忠心,武后就是追求权力没个头,但这个过程看不出人物情感有什么波动。狄仁杰是上帝视角,洞悉一切阴谋,他办不了的事只有最后的大决战,要搬出高僧圆测。狄仁杰的心病也是一个强设定,就是为主角增加一个弱点,但这个弱点最后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武后的行为也十分莫名其妙,如果武后这么容易搞定,还没有一个狄仁杰看问题看得清楚,她最后怎么成为一个女皇帝?

综上,整个故事的逻辑过于脆弱,经不起推敲,看上去徐克费力地讲一个故事就是为了表现最后的大战——猩猩大战千眼怪。事实上任何故事都能引到这样的一出大战,《奇门遁甲》的最后也是这样。只是《四大天王》的视觉效果确实比《奇门遁甲》花了更多钱,设计得更用心。但要论人物关系,《奇门遁甲》中倪妮和大鹏、周冬雨和李治廷两对人物的情感戏还要来得更自然有趣一些。反观《四大天王》的人物之间真的谈不上有任何关系,总不成水月和沙陀忠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就解释了一切吧?

注重视觉效果轻情感表达是徐克这些年作品的一个重要趋势,也许是在内地走大片路线获得成功之后的一个选择。毕竟在2000年之后,徐克进行了《七剑》、《女人不坏》、《深海寻人》等各种题材及类型的尝试,最后大获成功的是《狄仁杰》系列和《智取威虎山》,打造视觉奇观被屡屡证明有效。而在设计当代观众所能接受的人物关系和情感方面,也许徐克暂时还没有找到太合适的方法。《四大天王》基本上就避开了人物和情感,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营造视觉奇观之上。

如果不是因为对徐克有不一般的感情,倒也不至于对他如此吹毛求疵。但是“豪情万丈”的江湖梦,除了徐克还有谁能帮我们实现呢?如果连徐克都没有了“情”,还能指望谁的作品里有? 文/小森林(影评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