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有望“走”在智能网联汽车前列
来源:经济日报 | 2018-10-24 08:51:18

10月18日,观众在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现场体验智能座舱。 本报记者 赵 晶摄

10月18日至22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就智能网联汽车前沿技术、标准制定及生态构建等话题深入探讨和交流。接受经济日报采访的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加快创新能力提升,加强标准协同,中国才能在智能网联汽车赛道上赢得竞争优势——

“目前,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各国共识,美、德、日等汽车强国纷纷加快战略布局,各大科技巨头大举投资并购,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呈现出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基础支撑加快完善、产业生态渐趋成熟的良好态势,新的汽车时代呼之欲出。”在大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共鸣。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正成为各国纷纷抢占的战略制高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将之作为解决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手段,带动汽车产业技术变革和加速升级。”苗圩表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创新驱动、完善标准规范、推动测试应用,近年来我国搭建了跨领域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快了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了上海、重庆、北京等地的测试示范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环境日趋完善,有效地激发了企业动力、市场活力。

“到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元以上,发展前景广阔。”不过,苗圩同时指出,当前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共识虽已形成,但在前进道路上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核心技术的突破、应用领域的拓展、法律法规的完善等,都离不开各方积极参与和全球合作。

清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李克强介绍,所谓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又称为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指出了当前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四大短板。一是尚未形成发展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国家战略;二是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关键领域的技术基础比较薄弱;三是信息、通信、汽车、交通等产业和技术跨界融合不够;四是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新机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说,中国在发展电动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方面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政府协调力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具有良好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基础是优势所在;技术基础弱、政策环境不利于技术创新,是劣势所在。

必须掌握核心技术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掌握命运的关键,就是拥有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如果只有华丽的外表,缺乏内在创新驱动力,中国汽车工业将永远寄人篱下。我们一定要面对现实,知难而进,全面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发展。”

核心技术在哪里?“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是智能,本质是汽车,特点是通信基础设施网联化,前提是确保交通安全顺畅高效率。”李书福表示,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关注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漏洞发现与应急补救、行车安全与恶意控制、网络边界与系统自主。其中,操作系统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部件,也是整部汽车的大脑,至关重要。

掌控核心技术,并不等于闭门造车。“今天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拥有智能网联汽车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能力,开门造车正在成为现实。”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需要传统汽车企业与互联网公司携手,沉下心来共同打造网络连接、数据处理和安全三大核心能力。

对此,董扬也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整车企业应重视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零部件企业应重视新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要做好行业标准化工作,用好资本的力量;其次,相关产业要重视与汽车产业配合,在合作中发展、不要包打天下,还要研究并熟悉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规律;最后,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促进与协调产业间合作,创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支持产业创新基金建设。

苗圩还表示,当前要把握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作用,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球协同研发创新平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在技术、产品、业态、模式等多个层面的创新变革。

加强国际标准协同

“目前,大量智能化技术是通用技术,只要各方开放平台就能实现共享、互联、互通,集成创新。”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指出,当前汽车智能化研究相对零散、重复投入多,由于没有统一标准、缺乏平台,很难开放和共享。

产业发展需要标准支撑。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杨建军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涉及交通、信息多个产业融合,“如果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和管理,产品和技术发展可能会出现乱象”。

“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测试标准尚不完善,不同行业间标准的有机融合仍需加强。在信息安全、开放共享、运行监管等方面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表示,这些问题也是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罗俊杰表示,一方面需要汽车、电子、通信、互联网等领域协同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携手,加强在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技术、标准法规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在WP29、ISO等国际组织框架下,特别是借助WP29框架下新成立的自动驾驶车辆工作组,加快推进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制定相关标准和法规。

智能网联汽车关乎国家信息、产业安全,更需发展中国标准的智能网联汽车。“目前,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处于起步阶段,是最佳协调时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赵静炜说,如果我们积极主动,方法得当,完全可能协调与引领智能网联汽车国际标准的制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