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监管令出台 直播平台会受到什么影响?
那么此次监管的影响到底有哪些呢?又有哪些平台受到波及?对于整个直播行业来说是好是坏呢?
从文化部到广电总局,直播平台和视频网站要求一致?
在加强直播监管的通知下发之前,大多数直播平台只需拿到文化部颁发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而现在这个许可证升级成了广电总局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这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直播的监管权从文化部转移到了广电总局。而这背后,则一直涉及到这一块文化部、广电总局、网信办三家争夺监管权的历程。

关注微信号:bweipan 手机也能炒白银原油,快来试试吧
因为文化部对于视频的监管以前是没有经验的,所以网络直播平台都是打着文化部许可的“网络表演”旗号,但是总局不一样。
事实证明,相对于广电系统更注重于对网络内容的前置审批,文化部采取的是事先备案和事后对违规事件进行严厉查处,建立网络黑名单制度的做法。对于喜欢打擦边球发展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文化部的监管方法显然更为人性化一些。而网信办通常是在舆论导向出现不好风头的时候,对涉事企业进行约谈,目前看来,它并没有直接插手企业生产的具体事务。
在今年6月份的上海电视节上,娱乐资本论曾举办过论坛,探讨泛娱乐投资的热点与价值洼地。论坛上,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高级副总裁钟文明曾说过“目前秀场直播属于文化部管,如果换成广电总局管,现在的情况会严格很多。”并提醒我们关注政策。
“就像N年前视频网站一样,今天的视频网站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很多网站今天都看不到了,里面有很多原因,有监管政策的原因、流量的原因、内容版权的原因、运营策略的原因导致了这个过程中有人掉队,有人居上。我们中国的文化行业政策是第一位的,跟很多行业不一样。”
事实证明广电总局确实开始接手直播了。但是由于《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相较于文化部的《网络文化运营许可证》需要更多的条件和资质,所以较难申请。再加上据说这个证近年不怎么发,这条规定无疑会将一大帮“无证公司”淘汰出局。直播行业不久可能会进入洗牌期。
直播泡沫+网红恶炒,监管也可说是好事?
2016年5月,直播市场迎来“百团大战”,市面上能看见的直播app多达数百个,巨头纷纷入场,创业公司也不甘示弱,拥挤大量创业者和热钱的直播行业暗流涌动,其中的竞争与泡沫可见一斑。
另外,由于监管难题,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做出出格行为也屡屡发生,比如“直播造人”曾经被挂到微博热搜,直播软色情更是常见。9月9日下午,中央网信办组织召开“遏制网络恶俗炒作现象”专题研讨会,中央网信办副主任任贤良直接批评:一些所谓“网红”为吸引粉丝,利用直播平台以低俗、色情等内容吸引网民关注,而这些直播平台不履行主体责任,给恶俗“网红”提供传播平台,甚至为其推波助澜。

直播软色情盛行
基于这两点,此次的直播监管其实是有利于去除直播市场泡沫,以及规范市场内容的。
乐游资本段斌认为,政策都是落后于市场的,政策监管可以保证内容不触红线不出问题,而此次监管表现在市场上还可以淘汰掉一批公司,有利于去除行业泡沫。“只要不矫枉过正我觉得都是正常的,内容产业要有被监管的配合意识。”学习投资理财技巧,关注热点财经事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请微信添加:tou618 注册就送88元现金代金券!
专注投资者教育 8元即可实盘参与投资,再送送88元券

注册"投教"平台,送88元!赚了您拿走,赔了我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