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狙击手如何成为最帅银幕兵种
来源:文汇报 | 2018-03-07 09:34:37

图为 《红海行动》 剧照

作为国产大工业电影的最新代表,《红海行动》在许多影迷心中,已经是足以比肩国际优秀军事题材的作品,其中对装备、战法等的细节描述,不仅是影片的一大看点,同时也成为评价影片的硬指标。细节对影片质量的影响力有多强? 汤姆·克鲁斯的成名作《壮志凌云》可为反例。该片虽然是当时美国海军的宣传片,但片中对战斗机及航母操作的错误描述,至今与影片评价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红海行动》上映以来,各种细节展现均被观众津津乐道,特别是几场狙击战表现得非常接近真实,凸显了狙击手作为军事题材影片中“最帅职业”的存在。

狙击手的传奇形象,集中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许多描述二战的影片也对狙击手情有独钟,或设置角色,让他们用冷静的狙击调节影片节奏,或干脆让他们成为主角,用狙击战的心理压迫感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电影《兵临城下》的主人公原型,正是苏联“神枪手”瓦西里·柴瑟夫,他狙杀至少149名德军。1973年,他被作家威廉·克雷格写入纪实小说《兵临城下》,同名影片正是以这部小说为蓝本进行改编,讲述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狙击战。

在《红海行动》中,敌方狙击手错把头盔当 目标开枪的情节,在《兵临城下》中也曾出现,只不过《兵临城下》中的德军狙击手康尼更聪明,他知道对手会用头盔吸引他开火暴露目标,看到头盔并不会上当。最终,为了吸引康尼开火,瓦西里的战友甚至主动暴露牺牲自己。

根据记录,二战中的苏联狙击手神勇善战,其中米海尔·伊尔伊奇·苏可夫以击毙702人位居榜首,算下来狙杀149名德军的瓦西里,排名约在50之后。而他的对手康尼可能混合了不同的角色,在瓦西里的自传中提到,他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其实遭遇的对手是“海恩兹·托尔伐特”,瓦西里是依据其身上搜出的身份证明文件得知的。

在另一部讲述二战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巴里·佩珀饰演的狙击手丹尼尔·杰克逊很有个性,每次在瞄准目标的时候总会祷告一番,希望上天能眷顾他。凭借高水平的射击技术和祷告带来的心理暗示,他完成一次又一次任务。末了,在破旧建筑顶上成功狙杀多名德军之后,敌人用突击炮轰掉了整个建筑的顶部。在这部影片中,一方面,狙击手将子弹射进对方狙击手瞄准镜的情节,源自战场上的真实事件;另一方面,用火力覆盖狙击手可能活动的范围,也是军事行动中常用的做法,可见狙击手的存在给对方部队包括对方狙击手,带来的心理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红海行动》上映之后,有影迷认为该片存在硬伤:“为什么打枪的时候瞄准镜上的布还是包着的?”事实上,隐蔽是狙击手保存自己的最重要方式之一,而为了防止镜片反光暴露位置———这在许多影视剧中都有所描述———狙击手的确会用布将瞄准具包裹起来,有的瞄准具或者直接加装网格状格栅。

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瞄准镜是长焦距,就像很多照相机的长焦一样,当聚焦远方时,近处会呈现出虚像,所以,只要狙击目标的光线条件允许,即便用布包着瞄准具,依旧可以通过布的缝隙看到对手。

类似的细节在影片中还有很多。比如,影片中狙击手在摆放枪支时,会因地制宜找各种托架做支撑,在实战环境中,最好的是卧姿射击,但客观条件不是每次都允许使用卧姿,于是我们在片中看到狙击手自己持枪用手臂顶住枪托的情况,还有就是直接把狙击枪放在观察员的肩膀上的情况。

这些动作并非只为了耍帅炫酷,而是有一定的军事依据,也正是这些“硬军事”内容,让《红海行动》有了剽悍阳刚的气质,让自强自信透过银幕击中观众。

今天,我军的狙击手与传统的“神枪手”有着本质区别。狙击作战由一般的配合性行动,提升为独立的作战样式,甚至是决定性的作战样式,担负着破坏袭扰、侦查引导、狩猎狙杀、支援掩护和监视警戒等重要任务。同样,我军的装备也在不断提升,最新11式35毫米榴弹枪是世界上第一种具备狙击能力的榴弹枪,是敌方机枪手、狙击手的噩梦。与外国榴弹枪以多发连射、面杀伤为主不同,11式榴弹枪追求单发高命中率。它射程很远,可对3000米距离的集群实施压制射击,准确击毁1000米距离上的轻型装甲 目标,甚至能将榴弹打入800米外的碉堡射口。更先进的是,它采用智能化数字瞄准具,只需按动几个按键,就能自动解算出 目标瞄准点,无需射手自行演算,从而大幅提高作战反应速度。

军事题材作为大工业电影经久不衰的主题,呼应了电影市场的消费需求,而从《战狼》到《红海行动》,更多专业过硬又有血有肉的中国军事题材影片,亦能成为影迷心理和情感的银幕代言人。(王磊)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