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国题材电视剧《虎啸龙吟》今日收官。司马懿蛰伏多年,终发动“高平陵事件”,从曹爽手中夺回朝堂大权,随后诛灭曹爽三族,但此后不久,司马懿的一生也画上了句号。《虎啸龙吟》有意突破历史正剧的沉闷感,虽是从史实出发,但添加了许多合理想象来丰富人物形象,设计了颇多有隐喻的细节,让不少观众观剧时,不时会心一笑并沉迷于探究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新京报记者盘点了《虎啸龙吟》中七大疑惑性细节,独家专访该剧导演张永新解读为什么设计这些细节。
背下皇帝位
为何曹叡临死前让司马懿背他?
想以一个互文的方式,为他们两人画一个句号。司马懿与曹叡缘起于你背我上皇帝位,所以缘结束也要结束在你背我下皇帝位。而曹叡让司马懿背负着的,也是他心念的大魏天下。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像一个圆,虽然原点和终点相同,但时间流变,物是人非,两个人彼此早已不是最初的那个人。所以“背下皇位”其实是值得玩味的隐喻。
扇子
司马懿与诸葛亮两军对阵时,关于扇子有一段很搞笑的情节,之后正式相见时,司马懿非常想要诸葛亮的扇子。为何要加入这样一段戏?
这个是我们现场做的尝试,我们希望把这个司马和诸葛的关系做得更具有现代人能理解的逻辑。司马懿对诸葛亮是欣赏的,那假若我们把司马懿就设定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诸葛粉”,那两人见面的时候就会有粉丝见偶像的逻辑关系。一旦形成这种关系,司马懿在诸葛亮面前就会诚惶诚恐,以至于有的放矢。而扇子就是非常好的物化道具。因为扇子是诸葛亮的标配,从粉丝的角度,诸葛亮的每一个物件在司马懿眼睛里都非常“神圣”。“我虽不能至,但是我心向往之”。所以后来在司马懿的梦境当中,他也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那把扇子。虽然最后还是让诸葛亮抢了回去,但却变成了一个有趣的、且能折射出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细节。当然,真正的历史并没有记载“论扇”这一笔。
空城计
“空城计”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神交”创意来源于何处?
“空城计”是我们最纠结、也是耗时最长的一场戏。我们从剧本阶段就一直在改写,有几次都下到拍摄通告里了,但又觉得不成熟,直到杀青我们才把这场戏彻底拍完。
历史上并没有“空城计”,它完全是《三国演义》的戏说。而我们保留这场戏,是因为一个人、一张琴、一座城,竟然吓退15万军,非常具有可看性。但假如双方真是这样悬殊,为什么司马懿不进城呢?所以我们还是从司马懿的角度来审视这场“空城计”。他和诸葛亮的“神交”,其实完全是司马懿个人的主观想象,这个想象里涉及了学术界关于司马懿所讨论的“鸟尽弓藏”观点,即事情成功后,曹叡会不会对司马懿过河拆桥。只不过“神交”是通过诸葛亮之口、通过两人的对话,把司马懿的顾虑表达出来。我们还往前推进了一步,加入了司马懿个人的对话。实际上到了老年,司马懿会发现站在他对面的那个人,是年轻时候的自己。“空城计”实际上不是司马和诸葛的“神交”,而是司马懿自己的博弈。
幽默
除了“与诸葛论扇”,这部剧中也有司马懿“急赤白脸”地让司马昭唤其将军而非爹、“陈群挪脚”的神走位以及曹叡将死之时,士兵冲进朝堂尴尬“抢戏”等逗趣的细节。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历史当中的司马懿真的很幽默吗?
这是我们的叙事策略。我们不希望把历史古装剧做得十分死板,所以我们力图去做情绪化表达。例如街亭之战时,司马懿“气急败坏”地跟儿子说“去晚了,什么功劳都是人家的了!”我们就想用这种直白的方式,把司马懿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把他从神坛打回为一个正常人,因为只有在儿子面前,他才有可能不修饰自己。从目前观众的反馈来说,他们不仅会会心一笑,而且也比较认同这种设定。
正史当中的司马懿其实好像没有幽默感,非常沉默寡言。他留下的诗歌也很少,唯一我读过的歌功颂德的一篇诗歌,也是写得毫无才气,与曹丕、曹植相比,简直天壤之别。但我们的剧毕竟不是正史,所以还是要考虑到戏剧性。包括我们也结合吴秀波老师自身的特点,合理改造了司马懿的性格,我认为在戏剧的范围之内是允许这种创作的。
鹰视狼顾
在最后,司马懿和司马昭曾经有一瞬间“鹰视狼顾”的对视,这个细节想体现什么内容?
这是我们有意识设置的扣儿。因为在《军师联盟》里,司马懿曾经有一个经典意义上“鹰视狼顾”,而如今竟变成司马昭也有这么一次“鹰视狼顾”,其实这两者可以作为一种互文来看。我们在解读司马昭的时候,曾经设想过,司马昭所反映的某一种状态,其实也是司马懿诸种性格因素当中的一个。加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假如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鹰视狼顾”会有传承关系,也是体现了司马昭的狠戾与野心。
反串何晏
为何要找女演员饰演“何驸马”何晏?
何晏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号称“三国第一美男子”。当时我们也考虑过请男性演员,但最终考虑到历史记载的何晏明眸善睐,“傅粉何郎”,皮肤极其的好,加上权衡一些综合因素,我们试着邀请女演员来扮演。其实女演员在生理上和男演员还是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也费了很大工夫,从言谈坐卧走,声态形表,都请了专门的老师来辅导。
心猿意马
为何会设置“心猿意马”?这只乌龟有什么隐喻?为何在“上方谷”之战时,诸葛亮射中司马懿,我们却安排“心猿意马”放在胸口,救了他一命?
“心猿意马”本身就是一个象征,它跟司马懿是互为镜像的。这只乌龟象征了司马懿一生的隐忍。而到这部剧收官的时候,我们也为“心猿意马”设计了最终结局,即司马懿在将死之前,在洛水河畔打了一套五禽戏,并放掉了“心猿意马”,并在人生的最后说了一句“去吧,我的心猿意马。”其实这句话就是一种隐喻,“心猿意马”代表着司马懿一生的隐忍和抱负,在弥留之际,他才最终放开了自己。(整版文字由张永新口述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