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没有道德的明星不值得去粉
来源:文汇报 | 2021-08-19 10:25:10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身边聚集着大量的资源,享受着人上人的荣光,但这并非明星真正的“价值”。然而,如果“是非教育”缺席,就会导致年轻一代错误地解读“成功”的真正内涵:业务精湛不算成功、道德高尚也不算成功、只有抛头露面赚大钱耍威风才是成功,让年轻一代变得急功近利,一旦遇挫,就难免沉溺于虚幻的世界,通过“打榜”等方式迫切地获取成就感,依靠供奉“偶像”找寻属于自己的身份认同,这无疑是饮鸩止渴,粉丝们该清醒了。

虽然近些年来关于“饭圈流量”的乱象层出不穷,但近日几位人气流量明星的连续崩塌无疑超出了观众认知的底线。以往有一种观点认为, “流量明星”无非只是“小圈子文化”的自娱自乐,至多只能上升到社会文化的层面,却不承想“流量文化”已远远超出了侵染当下国内精神文明生活的范畴。

“流量明星”何罪?资本的强力裹挟、互联网文化的下渗、 “饭圈”文化的愈演愈烈自然是其重要原因。但是有一个问题却是被长久忽视的:演员与观众之间是典型的供需关系,社会有需求,资本才有供应。换句话说,有观众爱看,就有人为观众生产, “流量明星”是被很大一批观众所选择出来的,是观众文化在某个公众人物身上的集体投射。这种文化之所以畸变成了非理性的“饭圈文化”,与我们教育体系在某些方面的缺失不无关系。

艺术教育长久缺位,年轻人难有深刻的审美辨别能力

1903年,契科夫在给丹钦科的一封信里写道: “不应当把果戈理降低到人民的水平上,而应当把人民提高到果戈理的水平上去。”这句话放到100多年后的今天也同样应予以我们启示,当下有一个很危险的倾向:似乎一切“既存事实”都有合理的解释,一切艺术的评判标准都可以用“多元化”来归纳,一切对于观众鉴赏能力的要求都是过分的。

诚然,艺术是超越阶层的,但艺术本身却是有高低之分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那些“伪艺术” “伪作品”“伪艺术家”给甄别出来,这则需要系统性的艺术教育的参与。根据腾讯出品的《流量明星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当下流量明星的受众呈现出高度的趋同性,尤其是男性明星,其受众群体基本是男女通吃,24岁以下人群至少占有六成的比例,这也正是我们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所覆盖的年龄段。事实上,当下的青年群体乃至未成年人很少能接受系统性的艺术教育,虽然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经一再提起,但各阶段学校在落实上仍然缺少明确的方向性以及具体的操作模式,难免沦为“讲座泛滥”的形式主义。艺术教育难以系统性地进入公办课堂,校外培训也就成了家长们的唯一选择,但“功利性”的校外培训很大程度上是把“艺术”作为升学的阶梯,重“技”而轻“艺”的培养模式很难让年轻人真正地理解艺术乃至喜爱艺术,更有可能让一部分年轻人失去对艺术的向往,片面地理解艺术乃至厌恶艺术,将“艺术”视作“成功学”的跳板,将明星生活视作“艺术培养”的最终目的,将“流量美学”视作审美的唯一标准,这显然是本末倒置了。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的彭万荣教授有一个观点:艺术教育是“灵”的教育,艺术感受力是最重要的创造力也是最被忽视的创造力。加强年轻学子的艺术感受力培养,正是在培养他们独立的思考能力,方能在“流量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保持清醒, “去伪存真”而不盲目追逐。

道德教育理应重提,没有道德的明星不值得去粉

长久以来, “颜值即正义”的说法似乎已经深入人心,这句来自于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口头语”已经为“饭圈”文化提供了强大的号召力。事实上,“颜值即正义”本质上只是一句没有任何理论支撑的“顺口溜”,我们当然可以因为明星的颜值而喜爱他,但却绝不能说明星因为有颜值所以正确。

道德教育往小了说是“是非教育”,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粉丝们理应有清晰的认知与辨别能力。事实上,“是非教育”也是我们当下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所亟需的。就业产生的竞争焦虑让年轻人迫切寻找释压的窗口,某些企业推崇的“狼性文化”让年轻人学会不择手段。风靡互联网的明星“打榜文化”本质上正是在鼓励年轻人非理性地互相竞争,用真金白银相互厮杀,一言不合就互相谩骂、控评、人肉的做法让旁观者觉得不可理喻。由于不明是非,只一味地讲求站队立场,“饭圈”文化已经走向了极度病态。在吴亦凡涉嫌犯罪接受调查后,竟有粉丝要以“自残”“移民”等相要挟,这甚至已经步其偶像之后尘,触及涉嫌违法的地步,不能不让整个社会予以警觉。

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价值教育”,即告诉“粉丝”什么样的“偶像”才值得喜爱。 “偶像”本该是“粉丝”理想人格的化身,而当下不少被资本制造出来的“流量明星”显然承担不了这个职责。一个真正的“偶像”应该用良好的业务能力与过硬的道德品质为社会公众作出榜样。抗战中,梅兰芳先生死活不给日本人登台表演,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含糊的品质赢得了公众的景仰。于是之先生演了一辈子戏,其业务能力也是毋庸置疑,其所塑造的“王利发”形象至今被认为是最好的表演,这二人都是德艺双馨的典范。当下有些“流量明星”一无作品、二无人格,背靠着资本与互联网平台,绞尽脑汁地收割粉丝流量,这样的明星,又有什么“价值”成为社会的榜样?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身边聚集着大量的资源,享受着人上人的荣光,但这并非明星真正的“价值”。然而,如果“是非教育”缺席,就会导致年轻一代错误地解读“成功”的真正内涵:业务精湛不算成功、道德高尚也不算成功、只有抛头露面赚大钱耍威风才是成功,让年轻一代变得急功近利,一旦遇挫,就难免沉溺于虚幻的世界,通过“打榜”等方式迫切地获取成就感,依靠供奉“偶像”找寻属于自己的身份认同,这无疑是饮鸩止渴,粉丝们该清醒了。

“偶像”的轰然崩塌,势必让粉丝们难以接受,甚至有无家可归之感。但这也给“饭圈”人士上了深刻的一课:不讲是非原则地去惯养偶像,就像没有止境地吹一个硕大无比的气球,最终的结局一定是“飞得越高、跌得越惨”。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充分地理解年轻一代的文化诉求,正确引导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只有清醒地去支持喜爱的艺人,艺人才不会辜负粉丝的期望。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文学博士后)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