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垃圾收集设施格外醒目 有快递小哥式上门服务
来源:沈阳晚报 | 2021-06-30 11:07:25

6月29日,于洪区南李官小区内,一排时尚且色彩鲜明的厢房引得居民来参观,“这是垃圾房?这是装垃圾的?”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居民都啧啧称奇。当天上午8时30分,市分类办在于洪区南李官小区召开的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上,眼前这个穿着时髦外衣的厢房和以前那些垃圾房大相径庭,想象过很多科技进步的居民,没想到有一天家楼下的垃圾房也可以如此时尚。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你没时间来投放垃圾,可以积攒到一定数量,还有快递小哥式的上门服务,把垃圾取走,并将钱存到你的微信零钱里。

新型智能垃圾收集设施特别醒目

新型智能垃圾厢房现身于洪区南李官小区,让居民不再为不会分类而操心,小区环境也得到了较大改善,身穿黄色和绿色外衣的智能垃圾分类综合收集设施,格外醒目。

于洪区城市管理事务服务中心主管垃圾分类工作的副主任魏宇介绍,于洪区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空间形态、环境生态元素,在借鉴先进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紧抓“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目标,从时尚、专业的角度配置功能完善的综合分类设施,探索创新四分类+的撤桶减点、撤桶并点、一点一策的新分类模式。

在城区四分类的基础上,将小区居民的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统筹纳入分类管理范畴,在具备条件的小区建立四分类+的一体化综合分类收集设施,这种综合分类收集设施功能最完善、设备更环保,是目前最高端的景观式分类收集设施,它的优点是为小区居民投放各类垃圾提供一站式服务,更重要的是将“桶边督导员、环保屋值守员”等几个岗位的作业人员职能统一集中到1人负责管理,大大节约了政府人员投资成本。

没时间投放垃圾有人会上门收集

魏宇介绍,于洪区的居民按要求在家中做好源头分类,由物业公司和环卫市场化公司作为分类和运营主体进行分类收集中转,在现有垃圾中转站配建厨余垃圾就地转化设备,作业单位在这里转排,变厨余垃圾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真正实行垃圾分类的闭环管理。

下一步,会根据居民需求不断调整。于洪区接下来要打造另外一种模式,对于工作忙、下楼不方便的居民,采用手机一键呼叫快递小哥式的服务上门进行收集,“比如积攒到20公斤可回收物就可以上门回收,换取的现金直接存入到居民的微信零钱中。”魏宇在现场会上介绍。

对于不分类的将进行三次警示后处罚

“老旧小区有空地面积大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因此可以修建生活垃圾综合集中投放点——阳光厢房,把大件、建筑垃圾统筹规划到垃圾分类管理范畴。这种垃圾分类综合收集设施内包括六部分组成:大件、建筑垃圾暂存点;全智能可回收箱;可回收物暂存点;两分类投放口;文化督导站;卫生间,且厨余和其他垃圾投放主结构部分还内置喷淋除臭系统,是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于洪区生活垃圾分类保障部部长徐明明介绍。

徐明明说,他们为每家每户发放源头分类桶,放置于每户家门口,每户配发一个厨房可折叠挂式垃圾桶。垃圾桶放在厨房内,厨余垃圾都随手丢在这个垃圾桶里,这样就很简单自然地将厨余垃圾分出来。居民家里分好类后再投放到户门外的两分类源头分类桶内,专业收集人员上门进行分类收集,每个收集员配备一台电动分类车,每台车后面配备两个240升的垃圾桶(厨余和其他),然后将收运好的垃圾分类投放到综合分类收集投放点内。

收集人员到每户收集垃圾时,发现依然有不进行分类的居民怎么办?为此,于洪区分类办做了三种颜色的温馨提示贴,分别是绿色、橘黄色和红色。如果是第一次不进行分类,收集人员会在分类桶上贴上绿色的提示贴,提醒您一定要进行分类,以免给收集人员末端处置带来麻烦。发现第二次不分类贴橘黄色提示贴警示,第三次就是贴红色提示贴警告了,如果居民再不整改,会有督导员上门进行说服教育,屡教不改的,网格执法员会根据沈阳市出台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对个人不承担分类义务,乱扔乱倒的违规行为,对照标准实施相应的处罚。”

居民都说垃圾分类也可以找到乐趣

目前南李官园区共有收集人员6人,收集时间为早7至9时,晚6至8时。这个分类综合收集设施内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由宋氏集团安排专人及时对接收运;大件、建筑垃圾及其他垃圾由北环公司负责清运;厨余垃圾经过破袋处理后,利用现有改装后的专业密闭收运车运送至厨余垃圾转运点。

于洪区共配备3处厨余转运点,南部、中部、北部各一处,满足不同区域居民厨余垃圾转运需求。在现阶段厨余就地处置设备尚未到位之前,暂时采用在厨余转运点称重并对接光大集团进行点对点收运,完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置”全链条作业流程,待就地转化设备安装完成后,完全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现场,魏宇操作传授了整个智能垃圾分类综合收集设施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少居民纷纷体验投放过程,“垃圾也能换钱,分类也可以找到乐趣。” (记者李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