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碉楼静静矗立百年 被誉为华人华侨文化瑰宝
来源:南方日报 | 2021-06-29 14:48:51

百年前,各式碉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开乡间,犹如镶嵌在城市版图上的珍珠,是动荡年代开人的“安全港”。外墙上难以尽数修复的斑驳痕迹,向人们述说着当年惊心动魄的抗敌故事。

百年后,碉楼仍静静地矗立原地,被誉为华人华侨文化瑰宝的它,无声俯瞰着往来参观的一批批游人,也见证了周边村庄的美丽蝶变。

年来,开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高标准完成乡村振兴“3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任务,探索打造旅游驱动型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为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开经验”,获得“世界名厨之乡”“中国建筑之乡”“中国自驾游目的地”“第二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广东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并成功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绿的生活环境,蓬勃发展的产业体系,四通八达的村道路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幅提高,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侨乡大地徐徐展开。

基础设施

率先建设完成231条“四小园”乡村

走进长沙街道八一村委会横江村,蓝天白云下,流水潺潺、屋舍俨然。正在村场上锻炼身体的一位村民高兴地向笔者介绍村里的新变化:“村子变得越来越漂亮,我们也有面子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整治人居环境。年来,开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当地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龙胜镇通过国家卫生镇技术评估,马冈镇北湖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月山镇钱岗村获评2020年度“广东粤菜师傅名村”。

“去年,我们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开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还在江门地区率先建设完成231条“四小园”乡村,“三边”整治投入超1亿元,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美丽乡村风貌带初步成型,全市文明村创建覆盖率达95%。

如今,在开不少农村,废弃的猪栏、鸡舍、危房、泥地“摇身一变”,成了坦整洁的村场、灯火通明的篮球场、绿意盎然的小公园。其中,沙塘镇红岭村通过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人居环境实现了大跃升。

“考虑到种菜、耕田用的农具放在家里不干净,占用公共空间乱堆放又影响村容村貌,我们借鉴城市管理经验,统一建设了杂物房。”该村有关负责人介绍,四人及以下家庭建设14方米面积的杂物房,五人及以上家庭建设17方米面积的杂物房,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在交通建设方面,开“四好农村路”示范路获评全国“2020民生示范工程”,入选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早些年,台洞村的路一直坑坑洼洼,没有一条路容易走。现在路修好了,方便了不少。政府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我们多年的期盼终于成为现实。”谈起宽阔、坦的乡道Y804蓢台线,沙塘镇台洞村村民梁叔喜形于色。

红岭村建设杂物房时,也特意预留了位置用于建设环村路。村民劳称利指着环村路后面的竹林自豪地说:“环境整治过后,村党支部跟我们商量,都把鸡圈养在竹林里。”如今,鸡窝搭建在竹林里,定期消毒,村民生活区和家禽饲养区被环村路隔开,既改善了人居环境,也让村民可以维持原本的生活方式。

乡村产业

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富民兴村

驱车沿着红岭村的乡道前行,占地约46.67公顷(700亩)的柑橘树一望无际,在成片的绿色海洋中,枝头上那一个个橙黄色的柑橘是该村经济发展、村民增收致富的印证。

红岭村的变化是开以产业振兴促进富民兴村的典型案例。该村位于沙塘镇的东北面,下辖8个村小组,耕地约83.67公顷(1255亩)。开引进红岭柑橘产业基地项目后,该村开始种植贵妃柑、沃柑、茂谷柑等9个柑橘类水果品种,如今已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就业”的产业经营模式,吸纳数十名村民就业。

聚焦富民兴村,是开扎实推进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据统计,去年开市共新增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家、示范家庭农场4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8万亩,垦造水田1718亩。此外,该市还成功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5个,4家企业通过省“菜篮子”基地认证;大沙镇(茶叶)成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全市专业村达17个。

此外,开还大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打造更多产业“引擎”。去年以来,开碉楼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入选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次约138万。此外,大沙镇森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塘口森林小镇旅游特色线路也入选了广东省森林旅游特色线路100条。

以长沙街道为例,该街道利用区域内建筑文化、华侨文化、疍家文化、农耕文化、祠堂文化等特色乡土文化并存的资源优势,紧邻城市中心区及世遗文化旅游区的区位优势,及农田储备、水资源丰富的生态优势,串联辖区苍江两岸和附的埒冲村、朝敦村、大源村、原村等村居,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片区,在开市率先打造都市农业“示范样本”。

该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沙街道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片区已协议引进沃柑农乐园、特色水产科普体验园、现代农业电商物流基地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利用村居建筑打造疍家文化展示区、特色民宿区,丰富都市郊休闲产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目前,苍江绿廊项目已完工,串点成片,带动片区发展‘升温’。得益于一系列项目的推进,村集体收入明显增加。”原村党支部书记吴振述信心满满地说。

强党建

深挖红色资源点燃“红色引擎”

打开开市全域党建地图,风采堂、司徒美堂故居、周文雍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一目了然。微信扫描地图背后相应位置的二维码,就可以快速了解相关党建活动场所的详细情况。

去年,开市绘制了全域党建地图,为全市红色旅游打造了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创新载体。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类似的举措屡见不鲜。“我们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点的旅游资源优势,以示范为引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经济,助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开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市生态环境优美,侨乡风情独特,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全市共有15处红色教育基地、广东省革命文物17处。为此,该市立足发展红色旅游,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主要目标,致力推动红色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乡村旅游资源的青山绿水生态气息相结合,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体验、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复合型旅游项目。

“我们通过打造红色名人故居和纪念馆,凝聚党心民心,在不断完善和提升司徒美堂、红线女、周文雍、谢创等红色名人故居的同时,策划建设司徒美堂纪念馆和红线女纪念馆,并以‘美堂大道’命名经赤坎镇、塘口镇的旅游大道。”上述负责人介绍,开年共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开市博物馆,展出了司徒美堂、周文雍等人救国爱国的红色事迹和藏品。

以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为例,该馆目前已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省各地的游客入内参观。村民从这里经过时,都能看到纪念馆旁边的纪念碑,烈士精神早已潜移默化地植入每一个人的心中,内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还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百合镇依托周文雍红色资源,推动茅冈村开展红色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开红色文化高地、侨乡党员精神家园。其中,大沙镇以大沙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核心,通过串联小雄交通联络站旧址、梁茂林故居、东园书室、岗坪村委会、天露山防空哨等红色景点,打造红色旅游区;塘口镇以敬村、百合镇茅冈村、赤坎镇南楼村更是串珠成链,有望成为红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记者 郑琦)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