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下午3点半放学,家长下午5点半才下班,中间这段无人监管的“空档期”,孩子怎么办?为回应社会关切,综合施策解决小学“三点半难题”,上虞在全区小学实现校内托管服务全覆盖,形成政府补助、国企运行、家长自愿、学校实施、社会参与的“五位一体”运行机制。近日,这一创新举措入选了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首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推广案例单位名单,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
据悉,此次全国23个地区入选首批典型案例名单中,浙江省仅有4个,上虞区作为全国区(县)成功经验典型代表,赫然在榜。我区也是绍兴市内首个实行晚托服务的区(县)。从2018年6月开始,上虞在城区及部分乡镇试点探索,2019年春季开学全面实施。目前,全区62所小学全部开展校内托管,参加学生约3万人,占全区小学生总数的79%。
托管服务实行的是家长自愿申报、自愿缴费、政府适当补助的经费保障体系,由教体集团这一国有企业作为运行主体,学校作为实施主体,校内教职工和社会专业人士作为托管实施的服务主体。同时,为了让暖心政策辐射更广,让农村的孩子也享受到福利,持有相关证件的“留守儿童”、贫困生可以享受免费托管。
“开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不仅仅代表我们对于人才培养的一种付出,更代表了义务教育在提质增效过程中释放的一个积极信号。”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晚托服务更有温度,托管服务内容广泛调研收集了家长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包括学科拓展类、素质拓展类和社会实践类课程,主要安排学生课业整理、自主阅读、体育锻炼、特长训练、道德实践、娱乐游戏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孝德教育、乡贤教育等,促进孩子多维度成长。击剑、轮滑、短跑、书法、绘画、葫芦丝、吉他、乐高、魔方、陶泥……形式多样的活动选择深受学生欢迎,也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在实施托管的过程中,不少学校也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尽管托管比正常的放学推迟了1个多小时,但还有少数家长因实际困难,不能如约前来接孩子。针对这一现象,我区投入数百万元,在有需求的学校中,专门建立“晚托等候室”,配备值日教师和安保人员,实行“相对固定+容许意外”人性化延时服务,专门为此类家庭提供最大程度的“弹性上下学”服务,让家长“随到随接”。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拓展托管服务内容,提升晚托服务质量,丰富晚托服务内涵,保障学生在校安全,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真正把校内托管服务做成学校用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的惠民工程,为“办有品质的活教育、育高素质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记者龚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