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视创作助力乡村振兴 为乡村建设谱写赞歌
来源:商洛日报 | 2021-06-24 11:11:01

 日,商洛籍影视导演殷书祥回归家乡,以秦岭生态文化为背景,进行商洛地域文化影视题材的创作,利用影视作品创作助力乡村振兴,讲好“秦岭故事”,传播“中国精神”,为美丽乡村建设谱写赞歌。
  6月16日,记者在秦岭画派金凤山创作基地第一次见到回乡采风的殷书祥——一个瘦瘦高高的年轻小伙儿,戴着棒球帽,一副踏实稳重的模样。之后又见,依然爱笑,依旧爱聊,话语言谈间透出的严谨逻辑、清晰条理,以及对于未来的详尽规划,让人赞叹不已。
  “我是秦岭大山走出的孩子”
  “昔疆秦楚之塞,今界陕鄂之边”的山阳县漫川关,素有“南通吴楚、北连秦晋”的“水旱码头”之称,“朝秦暮楚”的典故即源于此地。1988年冬天,殷书祥出生于这个古镇。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这里度过。
  殷书祥选择影视专业有个小插曲。在漫川中学,报考之后,还要进行筛选,每个考生要在学校礼堂里作个自我介绍。殷书祥上台后,因为紧张,把话筒捏成了两半,理所当然被刷了下来。他不甘心,自己跑到教务处主任办公室软磨硬泡,要求参加暑期进行的集训,以留下来参加考试,最终得偿所愿。“我不能说对影视这个行业特别了解,但可能和我天马行空的想象有关系,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适合我,所以我当时就央求他,他最后同意了。”殷书祥回忆说。尽管他时表现垫底,成绩却考得最优,去西安艺考的时候,拿了3个学校的合格证,所以高考就可以选择,因为通过电视节目了解了四川,他最终选择了四川传媒学院。
  从那之后,他就从极其内向、几自闭的状态下摆脱出来,慢慢地变得开朗。投身所爱,拍的作品也比较优秀,在学校里还拿过两次国家级奖学金。因为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他主要靠专业课成绩拉动老师的一些关注。专业课成绩优异,所以毕业之前,他已经有工作可以选择,能够去北京一些大的公司工作,包括去央视等。
  2011年7月,殷书祥毕业于四川传媒学院电影电视系编导专业,2012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继续深造。刚毕业的他便开始从事商业广告的导演工作。大山里走出的孩子,背负着的是一份责任,憧憬着的是一份希望。他鼓着一股劲儿去努力,独立完成策划、编剧、制作、导演的商业广告达百余部。
  2014年6月,他导演首部电影《且行且珍惜》,从此涉足影视圈,编创、导演影视剧30多部,代表作品有电影《且行且珍惜》《威客双熊》《熊猫超人》等,纪录片《汉中开汉业》《人文帝都》等。
  10年的从业经历,最大的意义在于证明了他是可以做导演、拍电影的,很多前辈、同行也给了他一些信心和鼓励。对一个青年导演来说,迈出的每一步,本来就是非常艰难的。
  些年,殷书祥始终专注创作。谈及创作,他提得最多的两个关键词是“真实”与“情感”。没有大制作的噱头与炫技,要做到这两个实的小词汇实属不易。对他而言,捕捉细腻情感并不难,难的是能把记忆和当年的气息还原,这取决于他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在殷书祥看来,用新的面孔、新的方式讲真实的故事,是他作为新一代导演进行文艺创作的职责之一。
  “真正的导演,是站在艺术家、文学家肩膀上看世界的人。勤勉努力并不是成功的必然,很多情况下,缺乏清晰的目标才是你碌碌无为的根本。”殷书祥一直致力于潜心创作,安安心心地打磨好剧本、讲好故事。
  以商洛地域文化纪录片回馈家乡
  殷书祥说:“商洛是我的故乡,所以我愿意将自己创作的重心放在家乡这片山水之上。这个普普通通的地方,一直都是返璞归真的状态。生活在自然中的人更懂得敬畏自然,商洛也因此得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到来时,依旧保有相对完整、原始、和谐的自然环境优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便同地质一样复杂。商洛的文化系统中宏观包含黄河文化谱系和长江文化谱系,其中融合秦文化谱系、楚文化谱系、豫文化谱系、巴蜀文化谱系,还有星星点点的湖湘、苏徽沾染。所以,商洛文化本质上是秦东南文化的总括,又包含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兼具秦、晋、豫、楚、巴、蜀文化基因。
  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弘扬秦岭生态文化,挖掘秦岭生态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展现商洛市秦岭生态文化资源的丰厚与独特,对商洛地域文化进行梳理和解读,曾执导过陕西人文题材纪录片《汉中开汉业》和《人文帝都》的殷书祥导演,与研究秦岭生态文化和商洛地域文化的有关单位多次接洽、广泛调研之后,针对秦岭和商洛地域文化,携手多方共同策划和创作了大型人文纪录片《秦岭》和《商山洛水》。这两部纪录片均将邀请著名文化学者、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俗专家讲述和解析陕西的秦岭生态文化,感受陕西的人文历史、生态环境、风土民情、非遗、美食等文化积淀造就的文化特色,更加全面、系统、细致地讲好“秦岭故事”,传播“中国精神”。
  其中,纪录片《商山洛水》对厘清商洛地域文化与秦岭生态文化的关系具有重大价值,对商洛市在新形势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以旅游业的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能进一步提升“秦岭最美是商洛”城市品牌的影响力。
  纪录片《商山洛水》内容丰富,将完整地展现商洛深厚的文化积淀、富裕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人文精神,从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土民情醇厚、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富集、区位条件优越6个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商洛,以独特的视角引领观众走进人文时空,领略秦岭南北的迥异风光,体验商洛考古文物的琳琅满目,追寻诗歌之路、文化绿洲、商山四皓的文化原乡,探寻仓颉造字、夏禹治水、商鞅封邑的故事来源,体验丹江漂流的人文风情,感受核桃之都、板栗之乡的丰富自然资源。观众将跟随镜头,流连于金丝大峡谷、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柞水溶洞、天竺山、月亮洞等景点之间,探寻漫川古镇、商於古道的舌尖美食,感受秦腔、商洛花鼓、商洛道情、洛南静板书等非遗文化的魅力。
  殷书祥表示,他将扎根商洛,从商洛文化纪录片创作开始蓄力,希望通过一系列具有商洛地域文化特色的纪录片的创作,为家乡文化振兴助力。“我来自农村,最终还是要回来。立足家乡,做家乡的题材,稳固自己的创作方向,把充裕的时间放在创作上,让自己重拾一些自信。”他说。
  利用影视作品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更需要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扶贫题材影视作品掀起荧屏热潮后,一大批乡村振兴题材影视作品也相继官宣。
  殷书祥导演团队一行来到商洛,不辞辛苦奔波于各县采风,为乡村振兴题材的影视作品寻找素材,积极探索、创新方式,利用影视创作带动周边农业、文化产业发展。
  影视作品在激励人心、移风易俗、凝聚共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影视创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大有可为。影视工作者应大力发掘利用相关素材,努力创作更多反映农民实际思想的优秀影视作品,带动农民转变观念,激励农民奋发向上,助力乡村振兴。为做好影视前期工作,主创团队在殷书祥的带领下,一次次深入商洛山地采风,实地调查、探访长达一年时间,走访了许多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影视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经历了多年影视创作、导演的殷书祥,聚焦乡村振兴背景,创作了多部表现商洛大秦岭地域文化特色的影视剧本,譬如连续剧《她们的围城青山绕》《秦岭恋歌》《漫川关故事》等。其中最具典型的是描写一群新时代农村妇女创业故事的《她们的围城青山绕》。作为一部乡村振兴题材的影视作品,《她们的围城青山绕》讲述了在商洛一个青山绿水包裹着的古镇上,一群留守妇女为了改变命运,在回乡创业的企业家带领下苦寻振兴之路,最终走出了一条建设美丽乡村之路的故事。
  拍一部影视作品也许很容易,但要拍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很难。殷书祥建议主创团队进一步深入基层,让剧中人物的行为、语言更有生活气息,更加真实地体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艰难、艰苦、挣扎。“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支持乡村建设,通过影视作品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促进宜居宜业乡村建设和现代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鼓励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展现百年乡村建设成就。”
  “未来想做一些女题材的影视作品”
  “我把未来10年到20年的事情都规划好了。”殷书祥说。他主要想做一些女题材的电影、连续剧、纪录片,包括这些片子的运作模式、表现方式,都会和以往的有一定的区别,一方面会更成熟、更有价值,另一方面,做这些自主的作品,他愿意为它们全身心地付出和奋斗。
  “我自己内心的敏感度、细腻度很高,而在我的朋友当中,很多女的遭遇触动了我。作为现代女,她们的宣泄口越来越窄,而女的身份又造成她们的选择很少。因为别之差,造成了女内心世界的不同,加上外在的社会压力,绝大多数女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生存困境。”他说道,“这几年,世界上女的影视题材越来越多,票房也得到了验证。女更多地关注了自己。从2017年开始,我已经在慢慢积累女相关的题材,试图去关注女的内心世界,关心女的心理健康。”
  殷书祥最正在做一个项目论坛,鼓励影视创作者关注女题材,并把自己的项目打包进行发布,也是招商的一个行为。接下来,他还想做一个女的影视展。
  他现在每天凌晨一两点睡觉,早上八点左右起床。采风的过程中,他努力寻找能够增加作品厚度的真人、实例,为未来的拍摄打基础。“筹备是最重要的。”他说,“我啥都拍,以前最疯狂的时候,每天的阅片量达到三五部,看的、学的东西都很多。我自学能力强,自发去干活,拍片子时如打了鸡血,每天睡觉三四个小时。”
  “还是要有信念感吧。信念感就是你为这个东西付出的心力、努力、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对你所做事情的敬畏之心。影视这行,是很辛苦的行业,信念感显得极其重要。”(记者 胡蝶)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