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盯15小时电脑 黄斑部病变上身
70岁的张先生担任上市外商公司主管多年,长期每天看电脑超过15小时,在9年前的教师节,他一如往常地坐在电脑前工作,突然间他的左眼视力开始模糊,只能看到微弱光线,看物品的线条也出现扭曲。
紧急到眼科检查,他的左眼视力从原本的1.2掉到只剩下0.03。
进一步做光学同调断层扫描(OCT),才确诊罹患「多足型脉络膜血管病变型黄半部病变」。
收治张先生的中华民国视网膜医学会理事郑成国说,「多足型脉络膜血管病变型黄斑部病变」是湿性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其中一种,在台湾约有5成的湿性老年黄斑部病变,都是「多足型脉络膜血管病变型黄斑部病变」。
这类患者,位于黄斑部下层的脉络膜,会因为不断增生新生血管,导致不正常的扩大或膨胀,进而产生息肉瘤、或血管瘤,一旦破裂将发生大出血,可能导致视野完全被遮蔽造成失明。
这类型的黄斑部病变不只会发生在老年人,他也曾收治一名40几岁,因为血管瘤爆裂,完全看不到,因此到眼科就医的患者。
中华民国眼科医学会理事长翁林仲医师表示,当黄斑部长期缺氧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为了求生存会刺激血管增生,不断增生的血管会长进脉络膜、进而破坏视网膜。
因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导致的黄斑部病变型别包括糖尿病性黄斑部血肿、多足型脉络膜血管病变型黄斑部病变、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续发黄斑部水肿等。
目前健保已经开始给付新型的「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剂(Anti-VEGF)」,能够针对三种型别进行治疗。
翁林仲表示,黄斑部病变与年龄老化最为相关,台湾65岁以上老年人每10位就有一位有黄斑部病变,初期会视力模糊、扭曲、严重时恐完全失明。
建议50岁以上中老年人,应该每年定期检查眼睛,如果有黄斑部病变的患者,应该每1到3个月回诊追蹤。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眼科主任方怡谟表示,适当补充叶黄素可以预防黄斑部病变,平时也可以看家里磁砖方格,或是做阿姆斯勒方格表,检查有无黄斑部病变。
(黄仲丘/台北报导)

黄斑部病变视野。
黄仲丘摄
学习投资理财技巧,关注热点财经事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请微信添加:tou618 注册就送88元现金代金券!专注投资者教育 8元即可实盘参与投资,再送送88元券

注册"投教"平台,送88元!赚了您拿走,赔了我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