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2岁男童莫名流泪诊断是眼癌 母亲欲赴美救子

作者:微信hrfh566 来源:本地宝

  双眼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小博的命运牵动很多人的心。

  不满2岁的小博被诊断双眼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几乎双目失明。医生告知有可能要摘除眼球,甚至有潜在生命危险,父母欲带子赴美求医,不过巨额治疗费成为负担。

  孩子的眼睛往往是最纯真美好的,但对于来自新疆的小博来说,他的双眼却被“夺命肿瘤”遮蔽。今年6月,不满2岁的小博被诊断出双眼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一种婴幼儿眼病中,最严重、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恶性肿瘤。短短几个月时间,随着病情迅速恶化,孩子几乎双目失明。如今,母亲冯慧带着孩子不远万里来到广州治疗,在得知有可能要摘除眼球,甚至有潜在生命危险后,母亲动了带孩子赴美求医的念头。不过,巨额治疗费用让这个工薪阶层家庭打算卖房救子。

  今年6月,不满2岁的小博被诊断出双眼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双目几乎失明。小博的父母带着他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如今又来到广州求医。

  孩子莫名流泪 诊断是眼癌

  昨天,记者在广州永泰附近的一间出租屋内见到了小博。从外表看,小博和其他同龄孩子并没有不同,但细看孩子的双眼,却发现瞳孔上仿佛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的白膜。这种肿瘤,因为患者的瞳孔区反光像猫眼,往往被称为“猫眼”肿瘤。

  小博的母亲冯慧是新疆阿勒泰市人,85后,去年2月,她刚迎来第一个宝宝小博。然而,才刚体会到为人母的喜悦,突如其来的噩耗便让这个家庭陷入哀伤。

  今年6月,冯慧发现小博总是不自觉地流眼泪。当时,她带孩子到当地医院治疗,医院称孩子是结膜炎,滴几天眼药水就好了。“滴完眼药水确实不流眼泪了,但再过几天,发现孩子的眼珠有些发白。”冯慧说。一开始,家人都以为是眼药水用得不对,炎症一直没有消退。反复用药后,她慢慢觉得不太对劲。

  10月初,她带着小博到乌鲁木齐的大医院看病,诊断的结果让她大为吃惊:怀疑孩子患上视网膜母细胞瘤。医生告诉冯慧,这种病非常罕见,是婴幼儿眼病中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恶性肿瘤,建议她到北上广的大医院确诊。于是,冯慧与丈夫立即带着孩子辗转北京、广州两地治疗。

  孩子几乎失明 性格变急躁

  对于冯慧而言,令人恐惧的,不仅是病历上触目惊心的诊断结果,更是一点点绞杀着儿子视力的恶魔。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她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的视力从有到无,却无能为力。如今,孩子只能靠声音来判断亲人的位置。

  冯慧回忆,最初发现孩子的双眼有异常时,视力并没有受到影响。“他很好动,自己在地上捉蚂蚁、捡头发丝都能玩半天。”等到10月时,冯慧却发现,儿子已经分不清他最亲近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我们有时候故意试验,把手挡在他的双眼前,他一点反应都没有,让孩子自己在房间里走,没几步就撞到墙哭了。”说到这里,冯慧眼眶里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她说,孩子自从几乎没有视力后,性格也变得格外敏感,急躁。因为年幼,小博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以前,他想拿玩具自己就能拿,但现在,他想要什么东西,既看不见也说不出来,有时候急了就咬人。”在小博爸爸的手臂上,都是孩子咬出的伤痕。但冯慧和丈夫从不说什么,看着孩子的变化,父母除了心疼,只有自责。“如果早一点发现,可能孩子的情况不会这么糟糕。”

  或需摘眼球 母亲欲赴美救子

  冯慧说,在北京,医生告知她孩子需要摘除右眼,左眼保住的可能性也很低。来到广州后,医院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E期,是这个病最严重的阶段。医生告诉她,这个阶段保住眼球的可能性为40%~50%。如果确认癌细胞转移至脑部,更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冯慧而言,她无法接受儿子摘除眼球。在她看来,孩子还没好好看过这个世界就要失明,她不甘心,她还想等孩子长大,带他到世界各地去看看。于是,冯慧在网上搜索了大量资料,加入了多个视网膜母细胞瘤QQ群、微信群。通过有着相似经历的家长,她了解到,美国有一家医疗机构有把握治疗这种病。她告诉记者,听说有群友的孩子在这家医院接受手术,无一复发。这一线生机让冯慧很兴奋,但群友反馈的高达180万元人民币的双眼治疗费用,让她的心再次沉了下去。

  冯慧说,自己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医疗中心工作人员,丈夫是一名边防武警。2014年两人结婚,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新房,已经没有多少积蓄。如今,孩子治病花了约10万元,要再拿出100多万元赴美治疗,几乎是天方夜谭。

  无奈之下,冯慧决定卖房救子。她将婚房及婚前购买的一套房产出售,希望能筹得40万元左右,再加上从亲戚朋友处筹得10多万元,网上“轻松筹”发动捐款筹得37万元。“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可能会筹到100万元,但距离赴美的费用,还有将近一半。”冯慧说。

  她坦言,当把自己希望赴美求医的消息发布在网络上,也有人表示不解,甚至劝她放弃,考虑二胎。“其实医生也告诉过我们,说这个病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遗传,就算再生孩子,还是很有可能患上同样的病,所以我们没有后路,为了这个孩子,就算背上质疑,背上多少债,我们也在所不惜。”

  医生:建议家长先在广州治疗

  孩子的主治医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介入血管瘤科主任、主任医师张靖介绍,小博的双眼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左眼为D期,右眼为E期。前者保眼率为80%,后者保眼率为50%左右。他说,以前这种病症通过全身化疗,效果的确不理想,从2009年开始,国内开始使用动脉化疗方法,保眼率大大提高。

  他介绍,像小博这样的情况,目前已经进行了首次行经眼动脉灌注化疗术,手术过程比较顺利。但具体效果还要等待进一步检查效果来判断。他坦言,从技术层面,广州和美国的治疗手段并没有太大区别。“中国每年新发病率约1500例,美国新发病率约为200例,国内的医生可能会经验更加丰富。”他建议,如果孩子恢复较好,不一定要去国外治疗,如果出现相对复杂的情况,才考虑赴美治疗。“在国内治疗全程可能需要10多万元。”

  他坦言,国内外治疗效果的差异,主要是体现在预防水平上,发现病例的时间比国外晚,这是很大的遗憾。他建议家长,在新生儿筛查时可以进行眼底筛查,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文/广报记者申卉

  图/广报记者庄小龙

学习投资理财技巧,关注热点财经事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请微信添加:tou618 注册就送88元现金代金券!

专注投资者教育 8元即可实盘参与投资,再送送88元券

投教

注册"投教"平台,送88元!赚了您拿走,赔了我买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