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现回暖迹象 财新综合PMI录近四年新高

作者:综投财经 来源:综投TGK

大公网11月3日上海讯(记者倪巍晨)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财新週四发布的10月中国综合PMI报52.9,较前值提升1.5个百分点,录近4年新高;同日发布的财新10月服务业PMI报52.4,较前值高出0.4个百分点,为4个月来最高水平,而本月1日发布的财新10月製造业PMI亦录51.2,较前值提升1.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稳定在荣枯线上方,且增速录27个月新高。
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锺正生评论称,10月整体经济继续扩张,且增速提升,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定,但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背景下,政策托底仍不能放鬆。
财新和Markit的报告称,10月服务业新业务指标录今年6月以来新高,且製造业新订单总量增速亦录逾2年来最高,这促使新业务综合总量创2014年11月以来最劲增幅。同期,服务业用工延续扩张,製造业虽仍续压缩用工,但压缩率已放缓至去年5月来最轻微,这使综合用工总量小幅下降,降幅为17个月来最轻微。
至于成本与销售价格方面,10月服务业投入成本升幅温和,製造业投入成本涨幅录2011年9月来最显着,这推动综合投入价格录逾5年来最劲升幅。当月,服务业收费价格环比持平,但因製造业加幅显着,综合产出价格创2011年4月来最显着涨幅。
经济企稳态势基本明确
交银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坦言,从官方、财新PMI数据看,四季度初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基本明确。他分析,稳增长政策效果的显现,激发了市场需求的回暖,且PPP推广成效亦逐显现,「第三批PPP项目规模及试点範围均明显扩大」。与此同时,投资下行趋势亦获纾缓,今年前9个月投资增速已现回升,预计前10个月投资增速有望小幅上涨,且去年以来持续下行的民间投资增速也有望在今年末有所回升。此外,供给侧改革效果正逐步显现,而工业产品价格的上升也表明经济出现回暖迹象。
记者留意到,10月官方製造业和非製造业PMI与财新数据走势一致。数据显示,10月官方中国製造业PMI报51.2%,较前值提升0.8个百分点,该数据已连续3个月高于荣枯线,并录27个月来新高;10月官方非製造业PMI报54%,较前值提升0.3个百分点,录年内新高,且连续第8个月在53%上方高景气区间运行。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沈建光指出,近一年来GDP数据虽鲜有变化,但前期稳增长政策的加码,特别是在基建和房地产数据的拉动下,三季度经济已明显优于去年,稳增长压力已然较小。不过,辽宁投资数据的大幅下滑、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明显的差异等,实际上已困扰了决策与判断,现时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困境已非稳增长,而应转向防风险,特别是抑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与防範汇率大幅贬值压力。
短期经济处反弹小週期
兴业银行兼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相信,在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下,中国经济短期内仍将处「反弹小週期」,预计工业品价格有望继续上扬,製造业企业则可能继续补库存,不过「在外需不振背景下,製造业景气度恐难延续」。他指出,此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一方面,对经济下滑的担忧消除,同时隐含认可了适度总需求刺激持续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财政及货币政策均在总基调不变前提下,提出了结构优化要求,前者加强对财政困难地区的支持,后者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範系统性风险。
财新的调研还显示,服务业界普遍预期未来一年的经营活动将有增长,乐观度更升至8个月来次高,且市况的改善、市场份额预期扩张、新项目开发等因素均有望提振经营活动。
展望製造业、服务业未来走势,刘学智说,四季度製造业生产和投资料会上行,服务业则延续稳健,且服务业增长空间和潜力非常巨大。他提醒说,製造业仍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近几年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服务业的稳健发展有助于中国经济维持中高速增长水平,「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或小幅升至6.8%」。 学习投资理财技巧,关注热点财经事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请微信添加:tou618 注册就送88元现金代金券!

专注投资者教育 8元即可实盘参与投资,再送送88元券

投教

注册"投教"平台,送88元!赚了您拿走,赔了我买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