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迈入第二季度,储能产业扩张、跨界依然没有放缓的势头,动辄百亿元的扩产计划时常涌现,新老玩家加速锁定这一黄金赛道。技术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市场上,储能项目中标价格屡创新低,行业“内卷”现象愈演愈烈。
“新能源强制配储实际上抬高了企业的建设成本,且储能利用率较低,已然成为新能源项目的沉默资产,开发商更倾向于选择更低报价的企业,大家在追求低价而非高质量。基于此,靠低价锁定市场的‘内卷’是伪命题,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储能市场化机制的完善,电网将成为一面“照妖镜”,各家企业储能产品的效率性能、安全质量、盈利能力都显露出来,届时一大批企业会被淘汰出局。
田庆军指出,当前国内储能市场主要有三类主体:第一类是拥有成熟电芯、电池包全栈自研核心技术的企业;第二类是老牌逆变器厂商,凭借之前在渠道与系统集成方面的积累,切入储能领域;第三类是集成企业,不具备研发和生产能力,简单将电芯、系统、PCS(程控制系统)等部件进行组装售卖。
储能产业发展或许可以参照风电行业的发展路径。田庆军介绍,2006年左右,国内有100多家风电整机企业,他们大多将齿轮箱、发电机、叶片等配置堆砌和零件简单组装,这是风电的1.0时代;2015年左右风电迎来2.0时代,国内风电企业快速缩减至不到20家,并纷纷开始自主研发设计,就像今天的储能产业,开始研发关键零部件。2022年,我国风电已进入自研自制的3.0时代,与1.0的简单集成和2.0的自研设计时代相比,3.0还掌握深度制造能力。通过技术穿透产业链,形成部件与整机的协同技术进步,不断提升产品系统效率和质量,加速产品更新迭代,降低度电成本。在他看来,未来储能行业的竞争会愈发激烈,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仅仅靠简单集成的企业不可持续,最终活下来的一定是具有全栈技术能力的企业。
据悉,远景从2018年开始布局分布式楼宇储能,2019年收购日本AESC成立远景动力并开发动力和储能专用电池,其电芯、BMS(电池管理系统)、PCS、EMS(电磁抗干扰)等储能系统主要零部件全部由自己研发生产,这在储能领域并不多见。“远景硬件收入主要来自三部分:风电与风机、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当前,风机业务已趋于稳定,而储能作为继风光之后的第三类资源,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未来年交付量将超过10吉瓦时。远景势必要抓住储能产业发展黄金期,快速布局以抢占制高点。”田庆军称。
不唯价格论,但成本却是储能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储能系统、项目投标报价下降趋势明显,平均报价由去年的每瓦时1.5元至1.8元,下降至每瓦时1.2元至1.4元。田庆军指出,碳酸锂价格每吨下降10万元,储能系统成本随之每瓦时下降0.07元左右。此轮碳酸锂价格从去年高点每吨60万元下降至每吨20万元左右,带动系统成本下降每瓦时0.28元。“如果碳酸锂价格能进一步下降至每吨20万元以下,加上技术进步,未来储能系统价格有望达到每瓦时1元。这意味着,储能综合度电成本能够下探至每千瓦时0.2元,这能为储能大规模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背景下,作为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支撑技术,全球对储能重要性已取得广泛共识。田庆军判断,未来储能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调整也是小范围波动。储能产品价格不应该被矿产资源定价所左右,这对供应链安全极其不利。在他看来,储能行业核心成本的下降应该遵循技术创新驱动成本降低的规律,通过技术不断地更新迭代,让储能价格有序下行。
一方面降低成本,一方面憧憬“钱”景。田庆军认为,储能的本质是交易,其价值要在电力市场的动态交易中体现。“储能目前的价值创造不明显,价值发挥不充分,商业模式尚不健全。”他建议,进一步拉开峰谷价差,完善辅助服务市场,容量电价和容量市场,通过提供多类服务,让储能获得多种收益。与此同时,要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确定性,储能是10年生命周期的资产,一旦政策发生变动,前期投资模型将被全部推翻,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对储能投资会产生巨大挑战。储能产品方面,未来储能系统将走向智能化,要和电网、负荷、光伏电站、风场、风机预测特征整体结合起来,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对新能源的负荷预测、实时协调控制和充放电管理,切实提升储能项目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