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技术迭代叠加原材料价格下降,储能“降本”迎来转机-热点聚焦
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政策研究中心 | 2023-03-14 16:23:5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成本问题一直是困扰储能行业商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为例,电池是储能设备成本占比最高的设备,在储能设备成本中占比超过60%。特别是去年以来,储能电芯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叠加储能电站盈利机制的不健全,给储能产业链带来“两头夹击”,国内部分企业也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给储能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023年来,储能电池行业迎来重大转机,一方面,随着供求关系的转变,电池级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另一方面,行业主流电池厂家也逐步迎来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两个因素的叠加,将共同促使储能电池成本特别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下降。

作为磷酸铁锂电池原材料中占比最高的成分,正极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开年来“跌跌不休”,且至今仍未有收跌迹象,目前的报价在35.5万元/吨左右,相对去年11月中旬近60万元/吨的价格,下跌幅度近40%。与此同时,电池其余主要原材料如负极材料人造石墨、电解液材料六氟磷酸锂、隔膜等也在持续下跌或低位徘徊,原材料价格的普跌给储能电池制造成本带来了全方位的“释压”。

据了解,近期磷酸铁锂电池报价已开始松动,部分二线厂家报价约在0.8元/Wh,相对去年年底降幅10%左右。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传导的滞后性,部分供货时间更晚的项目,例如今年下半年的项目,电池价格可商量的空间将更大。

大容量电芯是近年来储能电池技术发展的主要技术路线,自宁德时代2020年行业首推280Ah电芯后,逐步成为行业众多厂家的主流选择,国内包括亿纬锂能、瑞浦兰钧、中创新航、海辰等超过20余家企业推出280Ah电池产品。

大容量电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精简从电芯到电池簇相关器件,包括PACK插箱、电池管理系统、传感器、线缆等设备和器件;同时,由于大容量电芯普遍采用串联为主的接线型式,避免簇内环流,降低电池管理系统的管理难度;此外,大容量电芯大幅提升整体集成能量密度,降低电池制造和整体集成成本。

实现电芯的标准化也是280Ah为主的大容量电芯的重要推动,行业主流厂家的280Ah电芯尺寸基本统一为72x174x207mm,尺寸的一致对集成的标准化和后期的运维管理提供了便利。

今年来,行业的一二线电池品牌也即将推出280Ah的迭代产品,在保持尺寸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据了解,280Ah迭代的电池容量基本在300-320Ah左右。此外,部分厂家也推出差异化的大容量电池,例如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亿纬锂能推出的560Ah电芯、海基推出的375Ah电芯、蜂巢推出的325Ah电芯,均可大幅提升储能设备的整体集成能量密度,降低设备采购及最终的建设成本。

大容量电芯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关注于提升电池的循环使用次数并降低电池的衰减,众所周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为主的电化学储能“度电成本”远高于抽水蓄能为主的物理储能,关键因素是电池的循环次数有限并且电池的衰减较快,而实现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降低是行业的终极目标。以某厂家280Ah电池为例,在0.5P、25℃、70%EOL条件下电芯的循环寿命在8000次,而迭代新品循环寿命达到万次。同时,针对电池的衰减特别是首年衰减较大的问题,部分厂家推出首年“零衰减”的电池,提升储能系统的能量保持率。迭代电池产品通过电池的“长寿命、低衰减”,有效降低储能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根据《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目标,到2025年,储能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伴随着储能电池为主的主要设备成本的下降和技术的持续进步,储能系统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和全寿命周期成本将会持续降低,助力储能商业化、规模化应用,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