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持续火爆,企业扩产如火如荼。今年以来,众多储能行业企业纷纷宣布最新储能项目建设规划,开启储能赛道竞速。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储能需求也会“水涨船高”,行业高景气度将会延续。
企业加快布局
【资料图】
2月14日,总投资15亿元的中储国能30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山东泰安开工建设。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及调试。项目占地约100亩,建设规模为300MW/1800MWh,预计年发电量达5.94亿度。
除了中储国能外,今年以来,亿纬锂能、盛虹集团、中创新航等产业链企业对于新型储能的投资热情高涨。比如,亿纬锂能公告称,拟分别与湖北荆门、云南曲靖签订6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盛虹集团60GWh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和新能源电池研究院项目签约江苏张家港,计划总投资306亿元。
今年以来,宁夏、贵州、四川、江苏、山东等17个省市发布2023年重大项目(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不完全统计,与储能产业相关的重大项目达到363个,其中储能电站建设类项目92个,储能产业链建设类项目271个。
多方合力共促发展
储能行业迎来新一轮扩产潮背后,是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合力的结果。
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开发建设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初步建立了全国新型储能行业管理体系,统筹推动全国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各地也积极制定专项规划或在相关能源规划中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通过制定补贴政策等方式,推动新型储能发展进入快车道。
同时,技术突破和经济性提高,为其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新型储能技术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大幅提升。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说,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10年前提高了一倍以上,功率密度提升约50%,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产业链;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发展迅速。新型储能行业整体处于从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的阶段,并逐步形成产业化体系。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说:“储能技术的革新,可大幅提升储能系统效率、提升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寿命、提升储能系统功率密度,从而降低成本。”
此外,市场需求旺盛,助推新型储能发展。“作为新能源稳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储能行业迎来发展机遇。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说。
“建而不用”问题有待破解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部分储能项目盈利水平不高,存在“建而不用”等问题。
俞振华说,储能行业发展面临5个核心痛点,包括机制问题,如何建立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机制,帮助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安全问题,要建设大规模储能系统,该问题必须解决;准入问题,储能身为新兴产业,准入门槛还需进一步明晰;此外还有建设问题,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
同时,光伏强配储能,遭遇高成本、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相关企业积极性不高。据企业测算,按照100MW项目配置10%/2h储能系统的要求,电站端成本将增加不少于0.3元/瓦,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0%的储能比例,电站成本将增加约0.3元/瓦。
针对上述问题,刘勇说,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储能商业模式,健全容量电价、辅助服务、电力现货等市场机制,通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扩大储能投资收益,发挥和体现储能的功能与价值,激发更多投资积极性。
刘勇还表示:“未来储能技术在实现多元化的同时,还可与AI算法、智能装备等结合,加强储能系统集成技术、控制技术、安全管理等智能升级,进一步提高安全设防等级。”
俞振华说,对于上游企业而言,应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和优势,选对目标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推动技术进步,开发适宜不同场景的产品。下游企业更迫切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协同推动解决盈利模式等核心问题。(记者 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