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持续火爆,企业扩产如火如荼。
2023开年以来,储能行业迎来新一轮扩产高峰,产业链上下游近二十家企业宣布最新储能项目建设规划。同时,2022年落地开工的多项储能产线建设项目,有望在一季度陆续迎来投产,贯穿2022全年的电芯供应紧张局面有望得到缓解。
扩产企业中,电池企业和储能系统集成企业占比最多。
(资料图)
· 储能系统集成:时代星云、中能装备葛洲坝装备公司、银泰新能源、卓阳集团、中国电力、宁波双一力;
· 储能电池: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盛虹集团、雄韬股份(锂电+钠电)、上海电气储能(液流)、吉电能谷储能(铅炭);
· 电芯及系统集成:巨湾技研、赣锋锂业、兰钧新能源;
· 其他:智光电气(PCS)、湖南博盛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综合材料)。
以下是高工储能整理的储能企业扩产项目动态(部分):
扩投产项目中,2023年以来的扩产规模均为GWh级别,亿纬锂能、盛虹集团、中创新航、雄韬股份、赣锋锂业、卓阳能源、库博能源等加速储能赛道竞速。其中,亿纬锂能与盛虹集团的超级电池工厂规划最受“瞩目”。
2月1日,亿纬锂能六、七、八、九区工厂投产,动力储能电池产能共计73GWh;1月18日,亿纬锂能公告称,拟分别与湖北荆门、云南曲靖签订6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
1月31日,盛虹集团60GWh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和新能源电池研究院项目签约江苏张家港,计划总投资306亿。
从储能企业扩产及投建规划来看,高工储能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动力电池企业加码储能领域。储能作为独立于动力电池外的超级赛道已经得到行业普遍认可,储能专用电池的需求催动企业部署储能专用电池产线,并针对电力储能大容量专用化电芯进行扩产。当前,储能市场正处于群雄逐鹿阶段,从产能规划上看,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巨湾技研等动力电池企业正积极推进储能领域产能落地。
二、关联性企业加速跨界储能,并积极推进产能布局。大化工企业盛虹集团、光伏企业东方日升均押宝储能,并宣布相关产能建设规划,其所在的产业都与储能产业密切关联。东方日升控股子公司宁波双一力将在宁海建设10GWh高效新型储能系统集成技术研发与制造项目。
动力电池产业格局分明,头部企业在产能、技术、产品、市场方面优势愈发显著,而储能市场处于发展初期,产业格局未定,正处于快速洗牌阶段。日前,上市公司珈伟新能已宣布放弃锂电、专注光伏,跨界者如何构建行业竞争优势,高工储能将持续关注。(【阅读原文】高工储能 | 四类企业入局 拥抱储能“盛宴”)
三、锂电池为主导,钠电池、液流电池等技术路线加速产业化进程。从扩投产项目来看,仍以储能电池和储能系统为主,且以锂离子电池居多。
不过,钠电池、液流电池和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的产业化也在加速产业化进程。其中,纬景储能、上海电气储能宣布液流电池项目规划,雄韬股份15GWh锂电和10GWh钠电产业园项目签约湖北荆门。
四、央企产能落地,业务由下游向上游延伸。1月8日,中国能建旗下的中能装备葛洲坝装备公司张掖市甘州区2000MWh电化学储能生产项目正式投产。以中国能建、中国电力、上海电气储能为代表的下游需求侧正在电化学储能、长时储能领域全面发力,储能市场风云将变。
高工储能认为,一方面,现阶段快速建立产能将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在储能市场快速卡位;另一方面,欧美澳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储能市场快速增长,亚非拉等欠发达地区储能市场需求的开发,将进一步激发产业扩产热情。
储能系统集成方面,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调研显示,2022年全球储能市场延续2021年的高速增长态势,欧美、中国等主要市场多点开花,拉动储能系统集成订单规模同比快速上升。国内头部系统集成商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1~10倍,订单生产排至2023年Q1。
储能集成系统处于竞争初期,差异化竞争格局初显。目前储能系统头部厂商排名变化较大,竞争格局处于演变重塑期,预计技术领先、客户资源丰富、供应链整合能力强的企业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产能适配市场才能促使产业良性发展,储能电池方面,大幅扩产引发行业过剩隐忧。
2022年以来,储能电池项目签约、融资、开工和投产消息不断。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储能电池相关扩产项目(部分涉及动力储能一体化产能)已达26个,投资额合计超过3000亿元,产能达820GWh。
而在需求层面,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储能锂电池全年出货量达到130GWh,同比增长170.8%。
湖南裕能招股书中提到,得益于中美大储和欧洲户储的爆发,预计23/25年全球储能容量需求分别为147/449GWh,23年同增106%,22-25年CAGR为84%,考虑到库存,预计23/25年全球储能实际需求分别为255/709GWh,23年同增103%,22-25年CAGR为78%。
对比看来,储能锂电池现阶段大幅扩产,或将加剧未来市场风险,一旦下游储能市场装机需求不及预期,过剩风险可能较大。
不过,产线建设本身的达产率在60%~80%,且产能释放具有阶段性,以及部分库存需求,储能企业可根据市场竞争情况调整甚至取消自身产能建设规划。长远来看,储能产业将在需求与产能的博弈中,找到自身的平衡。